為何不肯開口吃東西?

[2021-06-29]

三歲的鎧晉(化名)是25 周出生的早產兒,比上一輩所說的「七星仔」還要早一點出生。由於在胎盤的時間不長,身體各器官尤其是肺部的發展都未成熟,出世以後的大半年都未能用口進食,每一口奶都由媽媽幫他倒入鼻胃喉。

鎧晉漸長,戒奶以後,理應開始進食,但他怎都不肯張開口。媽媽試過好言相勸,亦有打打罵罵「如果你不吃就整天都沒東西吃」,甚至出動平板電腦利誘,鎧晉都無動於中。用口吃飯對他都說,就好像要了他的命一樣。

起初,媽媽都抱着吃東西是人的本能,只不過鎧晉的起步點較其他小朋友遲,當然會慢一點,預計鎧晉會比同齡的小朋友遲一點加固、遲一點吃大人的東西。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過,鎧晉的進度未如理想,連飲一啖水都不肯,更遑論吃飯吃粥。於是,媽媽的壓力亦愈來愈大,身邊的親戚朋友又議論紛紛,有的叫她要狠心餓鎧晉幾天,有的怪責媽媽沒心機餵鎧晉吃東西,總之,身邊的「意見」令媽媽喘不過氣來。

香港專門治療餵食問題的治療師不多,主要由言語治療師負責。

鎧晉媽媽輾轉之下來到我的診所,並訴說着自己和鎧晉的故事。她開始擔心鎧晉會一輩子都只能靠胃喉進食,又怕這樣下去會影響鎧晉的發展。的確,鎧晉的故事雖然在早產寶寶中並不罕見,但大眾對有餵食問題的小朋友的關注卻少之又少,加上身邊親友誤解又多,所以作為當事人的家長,往往承受很大壓力。現在就跟大家拆解有關餵食問題的3 個謬誤,讓大家了解多點。

未能呼吸順暢 怎有動力吃東西

謬誤1:進食是身體的priority 1

其實對身體來說,呼吸才最重要。試想想,如果你剛跑畢馬拉松還在喘氣的時候,要你吃東西或喝水,你都不會想吃。而很多有餵食問題的小朋友在嬰兒時期都像鎧晉一樣,因為肺部發展不足而未能順暢地呼吸,連呼吸都不順暢,試問又怎會有動力吃東西呢?所以在開始所有餵食訓練之前,治療師通常都會先與醫生確認小朋友的呼吸狀態。

謬誤2:進食是人類本能

在小朋友出生的首3 個月,進食的確是本能、條件反射(reflexive);但3 個月過後,進食就會變得「有意識」(voluntary),小朋友可以控制自己吸啜與否,放不放食物入口,以至吞不吞下食物。由於進食在這類小朋友身上未必是個良好的經驗,因此每次進食的時候,腎上腺素有可能增加,進一步抑制胃口,所以他們並不會主動要求吃東西。

謬誤3:進食十分容易

吞嚥其實是個複雜的動作,在短短1 秒吞嚥的過程中,要用上26 條肌肉及6 條腦神經,還要好好配合不同的感官系統作平衡,稍有差錯就會「濁親」。因此,好好進食從來都不容易。

看完以上簡單的解釋,希望大家對有餵食問題的小朋友及家庭多一份了解、少一點批評。相比起給予建議,這份了解對鎧晉這類小朋友和家長更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