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受用的習慣

[2021-06-22]

在疫情下上網課,對小孩子、教師及家長都需要很多適應,家長最憂慮的,是學習模式的轉變,會否令孩子「學少了東西」,於是很想替他們多找不同的「補救」方案,而與此同時,家長亦要為子女的身心健康操心,真的辛苦了!關於學習問題,或者,我們可從另一個角度看。既然子女在家的時間多了,家長可否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建立起他們終身受用的習慣呢?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對學習很有幫助的習慣,就是閱讀了。但應如何培育孩子的閱讀習慣呢?以下略作分享。

多帶孩子「打書釘」 發掘不同閱讀途徑

其實每個人的閱讀起步點都不同,筆者在學校觀察到學生的閱讀習慣真是各自精彩。有些喜歡推理科幻小說的迷離世界,有學生則喜歡武俠小說的俠義江湖,也有鍾情繪本文學的優美精煉,亦有學生喜愛諧趣漫畫的歡樂氛圍。

開卷有益,家長不妨多帶孩子到書店「打書釘」,讓他們見識閱讀的廣闊天地,並放手讓他們選擇喜歡的讀物。

香港出版學會於今年持續做「香港全民閱讀調查」,以電話訪問約2000 人。

結果發現,有約七成受訪者有電子閱讀習慣,較以往有所提升。

但同時有約六成受訪者表示沒有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服務,其中更有逾三成半人表示不知道相關的服務。

家長在未來,可更多留意不同的閱讀途徑,讓子女隨時隨地都有書可讀。

醞釀閱讀氛圍 多談喜愛圖書

閱讀並不是機械餵食打發子女時間,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不妨多跟子女伴讀,既可促進親子關係,同時亦是送給他們一條打開閱讀大門的鑰匙。

到子女建立了閱讀習慣,家長勿以為任務完成,「功成身退」,因為閱讀從來不單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每5 年做一次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主要評估全球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標準、閱讀行為及閱讀態度,共有50 個國家或地區參加。最新的研究在2016 年做,研究團隊發現父母的閱讀習慣和子女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成正比,並且有高度關聯。

意味着家長喜愛閱讀,也會影響孩子對閱讀的喜愛,身教勝於言教。

執筆前數天,一個五年級班主任同事和我談起班中學生的閱讀情,他還特意為孩子開設閱讀分享時間,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喜愛圖書,輕鬆愉快,樂也融融。

十分感謝同事的熱誠和洞見,閱讀氛圍的確需要醞釀。

家長也不妨和子女多談談閱讀體會,既可了解子女的心聲,又可讓子女感受到閱讀生活化的氣息,終身受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