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茶
材料:桑葉三錢、南杏三錢、雪梨兩個、蜂蜜適量
製法:三碗水,雪梨去皮去心、連上藥一起煲至一碗水,稍降溫後再放蜂蜜
適用:秋天天氣乾燥而咳嗽的人群
小兒汗證是指小兒在安靜狀態下,例如靜坐、靜臥時,身體某部份或全身汗出,叫小兒汗證,民間稱為虛汗、淡汗,是小兒常見病。睡時汗出很多,醒來卻汗止,名叫盜汗;處於安靜狀態下,大汗自出,名叫自汗。其實小兒盜汗與自汗往往同時並見,時而盜汗、時而自汗,很難截然區分,統稱小兒汗證,較為為宜。
一般來說,陰虛多屬盜汗,陽虛多屬自汗。小兒汗證多見於學齡前的小兒,如果不是因結核病而出汗的,大多都能康復,預後良好,對小兒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大。即使是因結核病汗出,如能及時治療,預後也是良好的。但要注意,汗出雖然不是什麼大病,長期汗出,汗內藏氣,氣隨汗出,小兒會日漸消瘦外,還會正氣不足,抗抵力下降,較容易受感染,這必須要引起家長們注意的。
羅文《激光中》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光加熱就等於火」,簡單數字,描述了火的形成,文字精練。其實,秦漢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亦只是用了幾個字,便說明了汗液如何形成。「陽加陰,謂之汗。」這句話如何理解?陽者,熱力、熱能也;陰者,水液、體液之代稱。當身體內水份,受到熱力蒸騰,便會汗出。因此汗出,有兩個前設,其一是身體內有足夠水份,其二就是有熱能。小兒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小兒汗出,多與熱有關,有熱就要清熱,汗才會止,但小兒的生理特點:「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其身體發育仍處於幼稚嬌嫩,選擇藥物,就要非常小心,既能清熱,但又不能過猛,基於這種要求,我喜歡用桑葉。
桑葉雖然性寒,但藥力不峻,很適合小朋友。桑葉以霜降後採擇為佳,人稱霜桑葉。由於在秋天採收,吸收秋涼之氣,對治療秋天乾燥引起的燥咳,亦可用桑葉,常用的處方名叫桑杏湯,用桑葉、甜杏仁(南杏),再配合沙參、雪梨、梔子、浙貝母,成為一條在秋天時份常用來止咳的方劑。血壓輕微上升,出現頭暈眼花,亦可用桑葉、菊花、石決明、白芍,配合使用,有緩解肝陽上亢而導致血壓上升的作用。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