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氣體對健康的影響

[2020-06-23]

鎮暴劑(Riot control agents)、包括催淚氣體(tear gas) 是會刺激人的眼睛、口腔、喉嚨、肺部和皮膚,令人暫時不能正常運作的化合物,多種不同的化合物都被用作鎮暴劑,最常用的包括:對氯苯乙酮(chloroacetophenone、簡稱CN) 和鄰- 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2-chlo robenzylidenemalononitrile、簡稱CS), 其他包括硝基三氯甲烷( 俗稱氯化苦、chloropicrin、簡稱PS)、氰溴甲苯(bromobenzylcyanide 、簡稱CA)、二苯蒽氧氮雜(dibenzoxazepine、簡稱CR) 等。

鎮暴劑多為執法人員於控制人群時使用。鎮暴劑通常都是在空氣中以微粒或飛沫釋放,人可能經皮膚和眼睛或呼吸而接觸到。鎮暴劑導致人體受損的程度取決於( 一) 接觸鎮暴劑的份量、( 二) 接觸鎮暴劑的環境( 室內或是室外)、( 三) 如何接觸鎮暴劑和( 四) 接觸鎮暴劑的時間長短等。

鎮暴劑會在幾秒鐘內刺激接觸鎮暴劑的身體部位( 例如眼睛、皮膚、鼻子),鎮暴劑的效力通常都是短暫的、約為從暴露在鎮暴劑的環境離去和清除毒素後的十五至三十分鐘。

接觸鎮暴劑的即時症狀包括——( 一) 眼睛:流眼淚、眼睛刺痛、紅腫、視覺模糊等;( 二)鼻子:流鼻水、刺痛、腫脹等;( 三) 口腔:刺痛、流口水、吞嚥困難;( 四) 肺部:胸悶、咳嗽、氣哽的感覺、呼吸困難、喘氣、呼吸短促等等;( 五) 皮膚:刺痛、紅斑等;( 六) 其他:噁心、嘔吐等。

長時間接觸或接觸大劑量鎮暴劑( 尤其是在室內的環境) 可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 一)失明、( 二) 青光眼、( 三) 因喉嚨和氣管嚴重灼傷而導致即時死亡、( 四) 呼吸衰竭:這也可導致死亡。

接觸鎮暴劑的長期影響包括——( 一) 眼睛問題:結疤、青光眼、白內障等,影響視力;( 二)呼吸問題:例如氣管炎、甚至哮喘。若在離開暴露在鎮暴劑的環境後症狀很快便消失,長期的健康影響應該不大。

接觸鎮暴劑後處理的方法(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

( 一) 吸入是接觸鎮暴劑的主要途徑,所以要盡快離開發放鎮暴劑的地方,盡量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若發放鎮暴劑是在室內,盡快離開這座建築物;若發放鎮暴劑是在室外,盡快離開發放鎮暴劑的地方,避免處身發放鎮暴劑後煙霧濃密的地方,盡量走向高處,因為鎮暴劑的煙霧會在接近地面向前飄游。

( 二) 若認為已接觸了鎮暴劑,應該立刻將衣物除掉,並盡快用清水和肥皂將全身清洗,跟着立即求醫。

(1) 若衣服需要拉高穿過頭才能脫掉時,不要這樣做,而是把它剪開;

(2) 若幫助其他人脫掉衣服,盡量避免接觸到被鎮暴劑污染的部位。

(3) 盡快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將鎮暴劑從皮膚清除;若眼睛刺痛或視力模糊,用清水清洗眼睛、最少十分鐘;若配戴隱形眼睛,把它們除下、並與受污染的衣物一同放在一邊,不要再將它們戴上;若戴普通眼睛,可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妥善清洗後可再戴上;若戴首飾,也是在用清水和肥皂妥善清洗後再戴上,若不能清洗,把它們與受污染的衣物一同放在一邊。

(4) 將受污染的衣服和其他物品放在塑膠袋內,不要接觸衣物上受污染的部位,若不肯定或不能避免接觸到受污染的部位,戴上手套、使用鉗子、夾子、工具柄、棍等將受污染的衣物放入塑膠袋內,任何接觸過這些衣物的東西也要放入塑膠袋內,將膠袋封口,放入另一個塑膠袋內、然後封口,將膠袋交給衛生部門或緊急救護人員,不要自行將塑膠袋處理或棄置。

就哺乳媽媽接觸催淚煙後要隔多久才能餵哺母乳,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採取的專家建議,是在接觸催淚氣體後一至兩小時應避免母乳餵哺,這建議時間視乎暴露於化學物質及因暴露時距離增加而有稀釋結果而定。

此外,在接觸嬰兒或進行母乳餵哺前,哺乳媽媽應更換衣服及徹底清洗頭髮和皮膚,避免嬰兒有機會接觸到任何催淚氣體的殘留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