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把網路當醫生!有民眾因手腳出現紅腫發癢、掉皮屑,上網查到免就醫偏方「牙膏治濕疹!」,高興可省下一筆錢,但卻發現沒有改善反而更嚴重,在同事建議下到醫院中醫科就醫,經賴博政醫生確診為急性濕疹,經過一周規復服藥及保持乾燥已完全治癒。
賴博政醫生表示,夏秋交替天氣潮溼,濕疹病人多出近一成,常見症狀有紅斑、丘疹、水疱、糜爛、邊界不清的皮膚破損,大多數人在搔癢難耐時會忍不住東抓西抓,除了影響形象、美觀,更影響睡眠品質。
賴博政說,網路偏方不可信,因為每個人的病情不同、體質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有病人在自行擦藥或偏方膏狀物之後,出現局部皮膚增厚、乾燥脫屑的情況。
而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濕疹是中醫常見疾病,多數初期病人能在幾次治療後治癒;即使是反覆濕疹型的病人,每一次症狀也能有明顯改善,因此還是建議就醫由專業醫生依照濕疹的病程分期來對症下藥。
濕疹的發展依時間區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濕疹指出現皮損的片狀紅斑或丘疹,嚴重時周圍有滲液及水泡,若未治療,將發展成亞急性濕疹而出現鱗屑,再進一步發展為慢性期時,皮膚會呈現粗糙乾癢、苔癬樣病變及脫屑,最後可能變成反覆性濕疹。
中醫認為濕疹多屬風、濕、熱三者兼夾為病,早期就醫改善皮膚濕癢狀況,後期注重調整「脾」的功能,因為「脾」是處理身體水濕的重要器官,「脾」正常才能有效運用身體水份,避免留下不需要的水份,達成健脾化濕的功效。
賴博政醫生提供預防濕疹的「食、衣、住、行」四大重點:
食:有過敏性體質者及與反覆發生皮膚病者,平日注意飲食,多吃綠豆、薏仁、絲瓜、冬瓜,少吃容易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的「發物」,如帶殼類海鮮、黃魚、牛奶、竹筍,花生,芒果、香菜,荔枝、龍眼……等。
衣:接觸皮膚的衣服要洗滌乾淨,殘留未洗淨的洗衣精、柔軟精等,對皮膚敏感者都是剌激。
住:居家環境及手腳四肢保持乾燥,四肢避免頻繁接觸冷水,洗滌時避免用過熱的水與肥皂、清潔劑等刺激物,若必須使用清潔劑打掃時,一定要載手套。
行:在家時穿拖鞋而不要赤腳踩地行走,雨天外出可多備乾淨乾燥的鞋襪,替換掉被雨水浸溼的鞋襪。
賴博政醫生提醒,有些人會在平日擦乳液保養做為改善脫屑的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的濕疹都適合用這種方式保養,濕疹有分乾性、濕性,只有在患部乾燥、掉屑,但是沒有脫皮、水泡、滲液、出血的情況下才適用,但仍應經過專業醫生評估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