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要學習 VS 自由遊戲

[2019-08-01]

暑假,很多家長都開始密鑼緊鼓地為子女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或課程,讓子女善用暑假去學習。

很多時候,經過一連串寓教於樂的活動,兒童似乎真的度過了充實的假期,也似乎真的很樂在其中,並學會了很多東西;但更多時候,由於他們慣於被安排做一些結構化的活動,久而久之缺乏自主能力,慢慢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在香港這個知識型的社會,教育者和父母怎樣才能夠兼顧兒童健康與心靈的發展呢?也許,適量的「自由遊戲」時間就是答案!

父母介入遊戲令質素下降
翻開報章雜誌,都不難發現有很多文章探討遊戲對兒童的重要。然而,對於「自由遊戲」的重要性、詮譯與理解,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於去年2 月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大部分香港受訪父母認為自由遊戲對子女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有父母認為自由遊戲與電子遊戲相關,有的認為上興趣班也是自由遊戲的一種,反映他們對自由遊戲的理解不足。而小童群益會亦於本年2、3 月以問卷訪問過千名6至17 歲兒童,發現只有約兩成一受訪兒童會主導遊戲安排。大部分家長除了比較反對子女參與冒險遊戲外,亦喜歡介入他們的遊戲時間,致使遊戲質素下降,影響兒童的快樂程度。

家長一方面關心子女的學習進度,另一方面希望他們快樂地成長,在控制與放手之間,該如何拿捏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需要1 小時自由遊戲,也許對很多家長來說,如好好利用,子女可以於這1 小時做一些「更有意義」的活動,內心交戰之下,家長們又該如何抉擇呢?

自由遊戲不等於荒廢學業
首先需要知道,學習時間與自由遊戲時間可以並存於子女的每日日程之中。另外,自由遊戲並不等於會荒廢學習。

事實上,自由遊戲也有規律、有結構,只是控制自由遊戲的不是家長,而是子女。若家長放手,讓子女主導,其實不難發現他們會從自由遊戲中嘗試自己做決定,從中學會不斷修正自己在玩樂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這種有關獨立性的培養,能夠從自由遊戲中獲得。如家長在旁擔當觀察者的角色,便更能了解子女的長處和不足,然後於學習時間中加以補足。這樣看來,學習與自由遊戲並不是對立,而是有互補之效。

魚與熊掌,為何不能兼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