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6 年11 月10 日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
康」醫學期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由英
國愛丁堡大學及格拉斯高大學聯合做的,是接受「經濟及社會研究院」的贊助。研究人員在2008年訪問了接近一萬名於1958 年同一個星期出生的人,當時接受訪問的人剛好五十歲,研究人員翻查他們從兒童年代的資料,查看曾參加童軍活動(包括男、女童軍)對成長後的心理健康的影響,與及社會階級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一)研究人員將心理健康指數定為0 至100分(越高越好),曾參加童軍活動的人的平均心理健康指數較高2.28 分;
(二)研究人員以心理健康指數低於65 分為患有焦慮或抑鬱症,曾參加童軍活動的人低於這個分數的較少百份之十八;
(三)社會階級的影響:通常社會階級低的人有較差的心理健康,但若曾參加童軍活動,相比社會階級較高但並沒有參加童軍活動的人,他們的心理健康相等、甚至是較好。
研究人員的結論
童軍活動有保護性,培養出對會導致精神疾病、具壓力的生活事件的應對能力,並鼓勵青少年參加這個全球性、費用低及已具體制結構的活動。細心分析,發現整體的好處看來不大,但在心理健康方面,每一點好處都會為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很大的分別。童軍活動的創辦人貝登堡勳爵在二十世紀初定下的「童軍理念」,竟吻合現代醫學專家認為能增強心理健康的方法。多數人認為心理健康是我們所擁有的,包括工作、收入、房屋、車輛等,其實最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是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正面的心理健康是感覺良好,包括對個人及週圍的環境,及可以按個人的意願生活。
童軍活動教導青少年
(一)與人保持聯繫:人類是群居的,與家人、朋友及社區人士的關係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人際關係令人有歸屬及自我價值的感覺,與親友保持良好的關係可以分享個人的感受、互相了解及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此外,「健康幸福」的感覺是可經人際關係散播的,與其他心理健康的人相處也會改善個人的心理健康。
(二)終生學習:研究顯示,終生學習能增加滿足感及樂觀的態度、及改善獲得人生最大意義的能力,成長後繼續學習有較佳的心理質素、應對壓力的能力、及對自信、希望及人生意義有較深的感受。定下學習的目標,能夠達標增強成就感;學習通常都需要與其他人聯繫,加強人際關係會增加個人的心理健康。
(三)警覺、也稱「正念」:很多人在人生的路途上行色匆匆,並沒有多大留意自我及週圍的環境,研究顯示,留意「當下」,包括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和環繞我們的環境,都能令我們更能了解自己、享受人生及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
(四)幫助別人:幫助他人,無論是實質上或精神上、少的或是多的,都能增長心理健康,幫助別人及與他人合作都會刺激大腦的「獎勵區域」,帶來正面的感受,包括人生的意義及自我價值的感受,將時間、精力及才華作無私的奉獻加強人際關係,這也對心理健康有好處。
(五)保持活躍:人的身心並不是分開、而是一體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也有重大的影響,經常鍛練也會加強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