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型調查顯示,早餐缺乏蛋白質會導致一天中精力不足。
英國大型調查顯示,早餐缺乏蛋白質會導致一天中精力不足。
早餐對於保持人一天的精力來說非常重要。但我們每天都吃的早餐是最科學的嗎?它能否保證足夠的能量供應?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人們在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誤區。
最近,英國進行了一次大型的關於早餐的網上調查,共有3.7萬人參加。調查結果顯示,傳統的以穀物食品和麵包為主的早餐會導致人們在一天中精力不足。
普通英國老百姓的早餐一般是一碗穀物食品,往往由玉米或者其他穀物製成脆脆的薄片狀物,然後澆上一些冷牛奶攪拌食用;再加上幾片烤麵包,抹上牛油或者果醬;最後是一杯茶或咖啡。
英國營養學家們指出,就是這種以穀物為主的普通的早餐,會導致人們犯困、乏力、注意力降低和體重增加。至於其中的原因,營養學家們說,這是由於穀物食品和烤麵包都屬於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令人在短期內充滿能量,但這些能量很快就會減退,還會令人嗜食甜食。所以,一般人在吃過這樣的早餐後,很快就會感到飢餓。相當一部分人在臨近中午的時候,血糖水準會明顯降低。另外,穀物食品看似健康,其實含糖和脂肪量都很高。據英國食品委員會的最新研究,有時候一碗穀物食品吃下去,就相當於吃了5塊巧克力餅乾。
至於很多人喜英國人習慣在早餐時喝紅茶和咖啡,營養學家們也指出,這兩種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可以刺激腎上腺產生腎上腺激素,能使人短期內興奮,似乎充滿了能量。但是,隨着腎上腺激素的下降,機體很快又會回到疲勞狀態。專家認為,人一天應當保證1.5到2升水的攝入量,但茶和咖啡都有利尿作用,所以實際上並不能有效地幫助機體補充水分。由此可見,生活節奏緊張的英國老百姓選擇的這種最普通、快捷的早餐,其實並不理想。
--------------------------------------------------
經常吃辣 降低免疫力
最近有很多喜歡吃辣的人詢問,他們在面對水煮魚、鴛鴦火鍋時,往往吃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但吃完後的幾天內卻覺得身體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辣的食物吃多了,不僅會讓人便秘、上火,還容易患上感冒或其他疾病,這點往往為大家所忽視。其原因主要是吃辣所導致的免疫力降低。含有辣椒、胡椒、花椒、葱、薑、蒜的食物,在中醫裏統稱為「辛味食物」。這些食物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嚴重者可導致氣虛,而氣虛者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免疫力降低。因此,很多人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這種氣虛的症狀一旦找上門來,感冒等疾病也就會不期而至。
一般說來,辣味食物比較適合生長在四川等潮濕地區的人食用,北方乾燥地區的人食用後,上火、氣虛等症狀會更嚴重。從體質上說,有些人屬於陰虛火旺者,平時就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現象,吃了辣的食物雖然一時痛快,但過後會讓這些症狀加重幾倍,尤其是便秘嚴重後,體內代謝廢物長時間蓄積,其中的毒素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吃辣後在短時間內會大汗淋漓,有種很舒服的感覺,主要是因為辣味食物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行,對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吃辣一定要適量,對北方人來說,一周或兩周一次,已經足夠了。而且,能夠促進氣血運行的食物並非只有辣椒,橘子、南瓜、大棗、羊肉等溫性食物都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吃辣後,最好適當增加飲水量和蔬菜、水果的攝入,以淡化辛味食物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
身體遇到5件事 絕對不能等
不能等渴了才喝水
水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運轉和防病健身最重要的物質。水攝入不足,不但精神不振,口乾舌燥,渾身無力,而且肝腎功能下降,毒性物質積蓄,病魔就會乘虛而入。口渴,提示體内缺水已頗嚴重。
不能等病了才體檢
每年定期到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對中老年人來說是預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少不易覺察到疼痛的病,如肺結核、肝炎、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早期階段在體檢時就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效果也好。
不能等急了再如廁
大小便是人體排泄廢物、淨化體内環境的重要方式。便秘之所以有害,就在於糞便中的毒素留在腸道内時間過長,易重新吸收進入機體而產生毒害。要養成每天定時如廁的好習慣,即使無便意,也要去蹲一蹲,以形成條件反射。至於小便,最好每小時排一次,以減少尿液中有害物質對膀胱的刺激,從而防止膀胱癌的發生。
不能等困了才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說什麼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號。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此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容易入睡,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不能等餓了才吃飯
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這種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因爲食物在胃内僅停留4至5小時,人感到飢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此時會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
女性飲適量酒精
可減中風風險
美國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 Boston)一項持續二十六年的研究發現,飲用輕至中量酒精的婦女,比不喝酒的女士中風風險較低。
研究跟進了83,578名年齡介乎三十至五十五歲的婦女,她們於1976年至2006年間,每隔四年提供飲酒習慣及健康資料。當中三成沒有飲酒、三成半飲用半杯或以下酒精飲品、百分之四每日飲用兩至三杯酒。
研究中有2,171名婦女患有不同類別的中風,當中1,206人為缺血性中風,363人為出血性中風,另有602人未能分類。分析結果發現,相比從不飲酒,婦女飲用半杯至一杯半酒精飲品,她們的中風風險低一成七至兩成一;每日飲酒兩至三杯的高酒量婦女,其中風風險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