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是法國著名小說作家大仲馬之子小仲馬的名著,於1848年出版,故事講述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淒怨的愛情故事。大仲馬生活富裕,《基度山恩仇記》、《三劍客》等著名小說均是出自其手筆,可惜好色,千金散盡不復來,是慷慨的敗家兒,破產收場,搬去與其子小仲馬同住。令我想較早之前,1842年香港因為鴉片戰而割讓與英國,至1997歸還,前後達155年,卻是替中國生金蛋的孩兒。
山茶花茶
材料:山茶花三錢
製法:研末沖服
適用:痔瘡出血屬於熱證
山茶花,此名何來?李時珍說得最清楚,他說:「茶花的葉似茶葉,可供飲用,故名茶花。長於山區,名山茶花。山茶花是山茶樹的精華,山茶花除可作泡茶飲用外,還可作為蔬菜食用,是山區住民重要的天然資源。山茶花除可作菜蔬,更是飢荒時期的救命食物,明代的《救荒本草》,有如此記載:「山茶嫩葉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曬作飲。」
《救荒本草》作者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其四哥朱棣就是鼎鼎大名的明成祖,《永樂大典》就是他命人編修的巨著。明惠帝即位,下令削藩,將朱橚發配雲南,朱棣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兵戎相見,歷時四載,攻陷南京,惠帝不知去向,鄭和七次下西洋,歷史學認為是尋找惠帝,斬草除根。政治令人厭惡,兩耳不聞窗外事,朱橚埋首著書,寫成《救荒本草》,於永樂四年(1406年)刊行,嘉惠後世。
山茶花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春分至穀雨為採收季節。所謂春分,詩云:「春陽直照於赤道,晝夜均分在此時。」春分當日,日夜相等。春季共有六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春分居春季正中,稱為仲春。雨水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雨水充足,化生百穀,名為穀雨。春分至穀雨之間,是雨水充盈的季節,山茶花正是盛開雨珠點點香的季節。
山茶花味辛、苦,性涼,有止血作用,長於收斂止血,對於吐血、皮膚出血、牙齦出血、鼻血、便血、女性血崩,只要因為熱而導致出血,都可使用。其性清涼,因火燒傷、熱水燙傷,搗爛外敷,亦有良效。其種子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油,能降血脂、膽固醇,製成食油,名為茶子油,很適合心腦血管或高血壓病者使用。山茶花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位列十大名花之一,食用觀賞兩相宜,入得廚房,出得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