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坊間有不少傳言指,若身體酸鹼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失去平衡,令人長期處於酸性的體液狀態,可致百病叢生,甚至提早衰老。放眼教授酸鹼飲食法的中外書籍充斥市場,究竟這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或飲食方法,你我又會信幾成?追求健康本是好事,但對於現時氾濫成災的「健康資訊」,大家在半信半疑或嘗試跟從之際,有否認真過濾箇中信息?或許是時候了解更多自己的身體機能。
百病源自同因?
近年有關「體液酸鹼值失衡致病」的說法,主要來自自然療法界。此理論是這樣說的︰基於某些生活或飲食習慣,令人們攝取過多酸性物質,從而令體液的酸鹼度失衡。為了平衡酸鹼值,將過多酸性物質排出,如此身體需要挪用更多重要的礦物質及氨基酸,因而增加身體壓力,削弱各個器官功能,影響免疫力,長遠增加慢性病的出現風險。
而「長期處於酸性體液狀態」更會引致多種功能性毛病,譬如心血管破壞、糖尿病、致胖、骨質疏鬆、關節疼痛、惡性細胞病變、長期處於疲勞狀態等等。
血液過酸可影響健康
將大部分疾病歸咎於同一個原因,聽來有點奇怪,想深一層,更不合醫學邏輯。有關理論強調,體液的酸鹼度必須維持平衡,否則便易致病,這裏的體液是指尿液、唾液等,卻並不包括傳統醫學所指的血液。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余氏基金教授(腎科)鄧智偉指出,人體有很多體液,如唾液、尿液、淚水、胃液等,但談到身體酸鹼度,一般是指血液,亦只有血液的酸鹼值改變,才會對健康構成明顯影響。
「血液的酸鹼度的確會影響細胞機能運作,譬如器官中的酶/酵素可幫助身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酶功能會受到血液酸鹼值影響,若血液過酸便會影響酶功能發揮,從而影響器官運作。」正常情況下,血液酸鹼度應維持於pH7.4,一旦低過pH7.35就是偏酸,不過,他強調,一般人體有很完善的調節系統及機制來平衡血液的酸鹼度,所以不會輕易失調。
人體有五個重要緩衝系統去維持血液酸鹼度的平衡,包括碳酸(bicarbonate buffer system)、磷化物(phosphate buffer system)、蛋白質(protein buffer system)、呼吸系統(respiratory mechanism)及腎臟排泄機制(renal mechanism),而呼吸系統及腎臟是較為重要的排酸機制。
呼吸與腎臟維持酸鹼平衡
鄧智偉解釋︰「腎臟透過調節機制,經尿液排走不同分量的酸性物質,以調節酸鹼度平衡;至於呼吸系統有助排出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溶於血液後會變酸,某些呼吸科疾病如哮喘、肺炎、慢性支氣管發炎、肺部功能受損、衰竭或吸煙等,都會令肺部不能正常將二氧化碳呼出,身體於是積聚二氧化碳,令血液變酸、pH值下降,此時腎臟亦會作出反應,排多些酸性物質出來。」
某些疾病可致pH值失調
坊間說身體酸鹼度失衡可致病,醫學上剛剛調轉,是某些疾病會令血液酸鹼度失調。他指出,臨床上有不同情況都可引致酸中毒(acidosis,血液pH值低於7.35),如腎衰竭人士因腎臟功能變差,無法正常將酸性物質排出,令血液變酸。通常,醫生會處方鹼性藥物予腎病患者,以調節其身體的酸鹼度。」
其他疾病也可令身體變酸性,如嚴重感染、敗血病、服食過量藥物、嚴重糖尿病患等,這些情況下肺部開始幫手排酸,呼出更多二氧化碳,因此患者會感到氣促、呼吸加快等不適。
小便呈酸性非生病啟示
如此看來,身體已有很強大及完善的系統支援及調節血液的酸鹼值,正常來說,我們毋須擔心身體酸鹼度會輕易失衡(撇除某些疾病所致),然而,前文提到「長期處於酸性體液狀態」(主要指尿液)可能增加致病危機,若然尿液偏酸,真的是生病啟示,靠日常飲食調節體液酸鹼平衡,又可行嗎?就此,鄧智偉重申,目前沒有醫學證據證明,血液以外的體液偏酸會增加明顯疾病的風險,只要呼吸及腎臟等功能正常,即使身體環境短暫呈酸性,亦很快可調節過來,毋須刻意靠飲食改變身體的酸鹼值。
至於「長期體液偏酸狀態」究竟是指什麼的pH值,註冊營養師張智良指,有關理論未有詳細解釋。事實上,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會分解很多酸性廢物,並經尿液排出,所以尿液帶微酸性(約pH6)亦算正常。有別於血液pH值只可維持於0.1的窄位波幅(pH7.35至7.45),尿液pH值上落相對較大,因它可以隨着飲食、液體攝取、運動量及身體狀況而轉變。
「舉例說,大魚大肉後尿液可能偏酸,因動物性脂肪含較多蛋白質,進食分解後會釋放阿摩尼亞等酸性物質,另飲用咖啡、濃茶後,尿液亦會偏酸。如此只是反映腎臟將體內多餘的酸性質物排出,將體內酸鹼水平調節正常,但並不代表體內變成酸性環境。」有關「體液酸鹼值失衡是致病元兇」的理論,乃針對身體分泌物而言,但分泌物的酸鹼水平其實與身體整體(血液)酸鹼值無直接關係。
尿液帶酸易結石?
部分人或許擔心尿液偏酸可能增加膀胱或腎臟結石的風險,他們甚至以pH試紙驗小便,以監察體內環境是否過酸。張智良指,尿液太酸或有機會在膀胱、腎臟形成鈣化物,但並非每隻酸性物質都會形成結石,故絕不能作單一診斷。鄧智偉進一步解釋︰「假如尿液長期偏酸性,可能較容易形成膀胱石/腎石,但為何尿液會長期偏酸,其中一樣我們知道的,是飲食中長期進食高劑量的維他命C,譬如補充劑。因為那些是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攝取太多會將尿液的酸性提高,令尿液中的離子變成固體微粒,積聚得多便有機會形成結石。」
亦有指飲水不足,或飲茶太多,以致尿濃、小便偏酸,會較易於身體形成結石,鄧智偉則強調,腎石形成是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單憑飲食或尿液酸鹼度來診斷。站在醫學角度,除非做身體檢查,否則日常毋須常以pH試紙驗小便,檢查酸鹼度,因醫學界暫時沒有這方面的科學根據。
飲食調節不切實際
坊間有不少酸鹼飲食學的書籍,主張人們少吃動物性脂肪、咖啡、茶類等飲食,多吃蔬果類,令身體不易變酸,張智良認為多菜少肉本應健康,但若目的是用來調節身體的酸鹼值,就不太科學。「從生理角度看,胃液本身已經好酸(pH值1–2),咖啡濃茶酸得過胃酸?而且身體循環系統很龐大,酸性食物入到體內,影響力甚小,更別說是動搖整個身體酸鹼值平衡機制,想像就如擠一滴檸檬汁落一公升清水中,對pH值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
以營養學來說,要實踐所謂酸鹼學飲食,他直言是不切實際的。「理論中所謂酸鹼食物並非指食物表面的pH值,而是進食後在體內製造酸性還是鹼性物質。而定義為酸性食物的數量及種類十分多元化,若要跟從指引少吃酸性食物,即間接減少食物選擇,難以達至均衡飲食原則。」
誠然,日常生活要記住哪些食物是酸、哪些是鹼實在困難,而事實上,很多被界定為酸性食物的如核桃、小麥、糙米等,均含豐富營養,若因而不吃會流失更多健康的營養素。其實,食物的營養成分比酸鹼值更重要,只要維持均衡飲食,多菜少肉,實在無必要太在意食物是酸是鹼。
酸鹼食物參考
鹼性: 西蘭花、蘿蔔、菇類、番茄、蘋果、香蕉、檸檬、橙、提子、杏仁、薑、洋蔥、蒜、玉桂、咖喱、辣椒等。
酸性: 意粉、小麥、粟米、米類、豆漿、芝士、核桃、藍莓、紅莓、肉類、魚類、蝦、帶子、亞麻籽油、橄欖油、糖、咖啡、汽水、啤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