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可能使孩子患上1型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約20%。」前不久,由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副所長劉建蒙教授與美國紐約大學瓦格納學院簡•布盧斯坦教授合作撰寫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英國醫學期刊》(BMJ)上。中國人的剖宮產率近年來居高不下,這一研究結果更是備受關注。
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劉建蒙教授直言不諱地表示:「之所以做這項研究,是因為我國剖宮產率實在太高了。」剖宮產本來是產科處理高危妊娠和難產的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1985年推薦,人群剖宮產率不宜超過10%至15%。
然而,近20年,許多國家剖宮產率持續上升,遠超推薦水準。剖宮產多的原因很複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沒有明確臨床指徵的情況下,母親要求剖宮產。「這一點在中國尤為突出,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在英國,母親要求剖宮產占全部分娩的1%至2%,在美國約3%,而中國部分地區高達20%,為全球最高。」
為了規範剖宮產,英國和美國的醫學權威機構均發佈了臨床共識,但共識在總結剖宮產的利弊證據時,均未說明剖宮產對孩子遠期健康的潛在影響。「這顯然是欠周全的,因為絕大多數要求剖宮產分娩的母親,初衷都是為了孩子更健康。」劉建蒙教授表示,要想讓「陰道分娩對孩子好」更有說服力,必須找到更多、更有力的證據。
因此,劉建蒙教授與布盧斯坦教授聯手,查閱、梳理了國內外大量研究成果,撰寫了這篇論文。研究表明,剖宮產有可能使兒童1型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約20%,具體來說,剖宮產兒童發生肥胖的概率為19.4%,而陰道產兒童僅為15.8%。並且,肥胖與諸多其他慢性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發生關係密切。可見,剖宮產的孩子患上糖尿病的幾率較高。專家分析,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可能與剖宮產嬰兒在分娩過程中缺乏產道菌群暴露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剖宮產嬰兒缺乏產道擠壓刺激有關。
劉建蒙教授強調,對於有剖宮產適應症的孕婦來說,剖宮產是一個很好的分娩方式,但若濫用,好事就可能變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