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篩選檢查前先要衡量接受篩檢的利與弊,研究人員使用多種不同的科學方法去評估,包括:
(一)測試的準確率及可信性;
(二)患者在患病初期比在後期才接受治療是否有好處;
(三)什麼人在患病初期被確診及接受治療會得益;
(四)好處與壞處相比。
篩選檢查的準確率及可信性:篩檢可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查看有沒有所查疾病的跡象,檢查的報告為:(一)陽性(positive):檢查結果不正常、有患病的跡象,或(二)陰性(negative):檢查的結果正常、沒有患病的跡象。
第二個步驟是為檢查報告呈陽性的人作進一步的測檢,查看是不是真的患了病。最理想的篩選檢查是結果準確及可信,即是:
(一)所有呈陽性結果的人都是真的患了病(這稱為『真陽性』結果,“true positive”);
(二)沒有患病的人不會呈陽性(不會出現『假陽性』結果,“false positive”);
(三)所有呈陰性的人都是沒有患病(這稱為『真陰性』結果,“true negative”);
(四)所有患病的人不會呈陰性(不會出現『假陰性』結果,“false negative”)。
篩選檢查的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
(Specificity):沒有一種檢查是完美無誤、百分之百準確的,在科學界所用的術語,能準確測出所有患病人都呈真陽性結果的檢查具高『敏感度』,即是這項檢查並不會漏診任何患病的人;若檢查能準確測出沒有患病的人都呈真陰性結果,這項測試具高『特異度』,即是這項檢查並不會錯診沒有病的人為已患病;不過,至今還沒有一種測檢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百分之一百、能準確無誤確定接受檢查的人是不是患了被測檢的病。
不準確的檢查報告會帶來嚴重後果:若結果呈陽性,接受測檢的人不一定已患病,但醫生會作進一步的檢查,確診是否真的患病,就算結果肯定病人並沒有患病,但在此過程中,患者及家人會承受很大心理壓力,包括焦慮、擔憂、抑鬱等,有些檢查可能較複雜及對身體具創傷性,例如需要暴露於大量幅射的檢查、內窺鏡檢查、或活組織穿刺等,這都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及增加檢查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等;相反,若結果呈陰性,醫生與接受檢查的人都會認定並沒有患病。若檢查報告的準確性有誤,可能耽誤患者接受適當治療的良機,也會墮進虛假的安全感,就算遲一些時間症狀出現,也會因篩選檢查呈陰性結果而不加理會,這比沒有接受過篩選檢查的後果還要不好。
此外,在症狀出現前作出診斷未必一定會為患者帶來好處,必須輔以有效的治療方法、而治療亦必須是趁早施行是較有效的,因為有些疾病可能至今還沒有適當的治療方法,而有些疾病、包括某些癌病,進展得很緩慢,早醫與遲醫分別不大,甚至就算不醫也不會影響健康和壽命、而最終是死於其他如心臟病等疾病。不是每一個人的患病風險是相同的,所以,是否需要或值得做某一項篩檢取決於個人患上這個病的特定風險,風險越高就越需要及值得作這個病的篩檢,相反,風險越低就越不需要及值得作這個病的篩檢,就個人而言,做篩檢前,應與醫生詳細商討,做這項檢查的利與弊、測檢過程可能帶來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結果的準確率及可信性,而最重要的是,無論測檢的結果如何,對被測檢的人的健康和壽命有什麼益處或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