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三大誤解

[2015-05-23]

2014年12月,天津高校的一位大學生在獻血時查出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2015年3月,學校以「乙肝病毒攜帶者會傳染」為理由,將她安排進單​​人宿舍;2015年4月,這位21歲的姑娘以燒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被查出有乙肝,竟然被學校隔離、被同學疏遠,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患有乙肝但毫不知情者仍然很多,二是社會普遍對乙肝缺乏認識,而導致了對乙肝的誤解及歧視。中國是乙肝大國,估計13億中國人中,有九千多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即平均來看最少14個人中便有1個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對於乙肝的誤解,不但貽誤了患者的診斷與治療,更會產生比疾病更可怕的社會歧視。下面的這些誤傳,你誤信了多少?

誤傳一:乙肝會通過一起吃飯傳染。

正解:乙型肝炎是由於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致的肝

臟炎症。乙型肝炎病毒主要能在患者的血液、精液和陰道液體內發現,因此主要通過血液(如傷口與傷口接觸)、體液(如無防護的性生活)、以及母嬰(乙肝媽媽生產)垂直方式傳播。唾液雖然是體液的一種,但其病毒含量比血液少千倍甚至萬倍。與乙肝患者一起吃飯是安全的。

誤傳二:「乙肝大三陽」者比「乙肝小三陽」者病情嚴重。

正解:「大三陽」與「小三陽」只是反映病毒抗原

抗體的狀況,不能反映肝臟功能或肝臟發炎程度,因此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病毒的標誌與肝臟的受損情況不是對等的,比如多年的乙型肝炎患者,若肝臟已結疤硬化,即使血液檢測顯示E-抗原陰性,E-抗體為陽性,即「小三陽」結果,其肝臟也可能已經被嚴重損害;相反,即使是「大三陽」,若患者在初感染時發現,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則可以保護肝臟免於嚴重損傷。

誤傳三:乙肝會由父母遺傳給孩子,所以有乙肝的媽媽不能生小孩。

正解:乙肝病毒攜帶者媽媽有可能在生產時將病毒傳染給嬰兒,而不是「遺傳」。乙肝準媽媽在懷胎與生小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大可能將病毒傳播給胎兒或嬰兒,這種病毒的垂直傳播是以前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在現在,由於乙肝疫苗的使用,這種母嬰間乙肝的垂直傳播大大減少了。乙肝病毒攜帶的準媽媽懷孕後期可以接受特別的治療,預防病毒傳播給腹中的胎兒;嬰兒出生12小時內,接受乙肝疫苗的第一針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註射,便可預防95%以上的乙肝感染。因此,有乙肝的媽媽是完全可以生小孩子的。乙肝病毒不會由餵母乳來傳給新生兒,因此乙肝媽媽也同樣可以餵食嬰兒母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