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vs IT人(麥煒和醫生)

[2014-02-05]

麥煒和,小學作文「我的志願」是要做科學家,結果科學家做不成,神推鬼哄當上腦神經科醫生。面對中年危機,開始投入科普寫作,希望一圓兒時夢想。
mpwmontages@omghk.com

廿一世紀是資訊年代,什麼都講求數碼化、網絡化、IT化,醫患的互動也不例外。以下個案為真人真事改編。

個案一:在病房和門診,患者用「乜Pad」上《維基》即席核對醫生所講的真偽已是司空見慣,筆者還觀察到另一個常見現象:「醫生請等等(然後在『乜Phone』上掃了幾掃),可以開始了。」

「這裏只是門診,不用關掉手機的。」

「我其實啟動了錄音功能,你知喇,醫生講嘅嘢又深,我又未必記得晒,錄低就隨時有得聽。」為確保服務質素,醫生與病人的對話可能會被錄音,再者,陳奕迅聽得多也會膩,間中換換口味,聽麥醫生診症的現場「拉闊」版吧。

個案二:患者情況危殆,主診醫生會見家屬:「今天約見各位,是要匯報張伯的病情。」

但見各家屬都舉起左手,掌心更閃爍着詭異的光芒──莫非是外星人?定神一看,原來光芒來自人手一部的「乜Phone X」(X作留空,因為本文出街之日X已不知去到什麼數值),而且啟動了視像通話,每個顯示屏也隱約浮現幾張面孔:「忘了介紹,這位六嬸,這位三太公,這位大姨媽……他們都想了解父親的病情,醫生不會介意吧。」

個案三:患者女兒從加拿大來電詢問母親病情:「麥醫生你好。」
「你好。」
「我set up了Skype teleconferencing(什麼來的?),這邊有家庭醫生Dr. Lau和我的朋友 Professor Richmond,請麥醫生向他們解釋母親的病情。」
「但醫生溝通會用醫學詞彙,你未必明白的。」
「只要Dr. Lau和Professor Richmond聽得清楚便行了。」

一論「溝通」後,女兒和兩大專家密斟了幾句便對我說:「麥醫生,很多謝你,他們認為診斷和治療都沒有問題,I'm sure my mother is in good hands;雖然我仍然搞不清她有什麼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