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長壽:藍色區域的啟示( 六)

[2023-10-30]

上五期和大家探討探險家及國家地理雜誌研究員丹•布特尼(Dan Buettner)發現全球活得最長和最健康的五個地方,將它們稱為「藍色區域」(blue zones),並發現所有生活在「藍色區域」的人都享有他們稱為「有效九法」(Power 9) 的生活習慣,這「有效九法」是否能讓人活得更長壽和健康呢?已和大家仔細探討第一法常做運動、第二法生活目標、第三法放鬆減壓、第四法只吃八分飽、第五法以植物為主食和第六法適量喝酒,今期繼續探討屬於與人聯繫的第七法參與信仰團體、第八法以至愛的人為首和第九法好的社交圈子。

研究結果一致支持丹•布特尼的倡議,良好的社會關係和密切的社區聯繫能促進長壽,根據在2010年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the journal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 Medicine)發表的一份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顯示,擁有良好社會關係的人群比缺乏良好社會關係的人群能更長壽,最重要的因素是融入社會,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不論年齡、性別、健康狀況或致死的病因。

由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the Harvard T. 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在2016年5月16日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研究顯示,每星期都去聖堂的人早逝的風險減低百分之二十五(即四分一),而每星期都參與超過一次宗教集會及禮儀的人早逝的風險更減少百分之三十三(即三分一),研究人員的結論是:經常參與宗教儀式能減低全死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即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病造成的死亡率。

此外,沒有什麼事物比揍孫更能使中、老年人保持活躍、歡樂和健康,有研究顯示負責照顧孫子女的祖父母更長壽及較少患上失智症和抑鬱症。於2016年12月5日在醫學期刊「進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發表了一份研究顯示,參與照顧孫子女、幫助已成年的兒女和在社交網絡中幫助他人都能減低死亡的風險,原因是照顧孫子女及幫助家人和朋友給予長者生活的價值及目標,讓他們能保持身體及精神活躍、加強身心的健康。於2014年10月在醫學期刊「絕經」(Menopause)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經常與其他人保持聯繫對長者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有正面的影響,而照顧孫子女能預防孤獨,因而能減低患上失智症、甚至早逝的風險。

人類是群居動物,享受定時的社交活動肯定能大大改善身心健康,有研究顯示,以下的生活方式能促進我們的健康:

(一)聯繫: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鄰居等保持聯絡,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經常運動;
(三)不斷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及技能能給予滿足感和成就感及加強自信;
(四)施予:就算細微如微笑、說聲謝謝或安慰的話也有效,為社區中心作義工更能促進身心健康和建立新的社交網絡;
(五)活在當下:細心留意活着的這個時刻,包括個人的思想和感受、身體狀況及周遭的環境,這能夠積極改變對人生的感受及應對挑戰的處理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