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 有益骨骼 治氣管炎

[2013-02-19]

葡萄酒是用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過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在水果中,由於葡萄的葡萄糖含量較高,貯存一段時間就會發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釀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普及最廣的單糖釀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產葡萄的地中海區域,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會釀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種葡萄酒舞是在釀酒用葡萄豐收時,慶祝的團體舞蹈。葡萄酒在基督教被視為耶穌基督寶血的象徵物。

葡萄酒是用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過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飲料。在水果中,由於葡萄的葡萄糖含量較高,貯存一段時間就會發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釀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普及最廣的單糖釀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產葡萄的地中海區域,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會釀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種葡萄酒舞是在釀酒用葡萄豐收時,慶祝的團體舞蹈。葡萄酒在基督教被視為耶穌基督寶血的象徵物。

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幹紅葡萄酒、半幹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幹白葡萄酒、半幹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其中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五,然而加烈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會更高。

葡萄酒的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氣候以及釀酒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酒的風味卻取決於釀酒葡萄的品種。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原產於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外高加索地區,直到西漢時經張騫出使西域才傳到中國。目前葡萄已經被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作為釀酒原料。但世界最好及最有名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國,法國葡萄酒的釀造歷史可追朔到羅馬帝國時期。由於法國氣候溫和,除了北部諾曼第一些區域以外,全國都能生產高品質的葡萄。在1996年時,全國共有超過818,000公頃的葡萄園,13個產酒區域,葡萄酒產量超過46億升。法國可以說是盛產葡萄酒的國家之一。

葡萄酒有益健康

希臘神話中,「內科塔」(Nectar)是神酒,這個詞的詞根意指「戰勝死亡」。古希臘人把葡萄酒稱為「內科塔」,是因為他們已經悟出了葡萄酒的健康價值。

1、對心血管有益

紅酒的抗氧化物能夠防止動脈內的膽固醇LDL氧化, 這個氧化過程被認為是心臟病之祖, 氧化的LDL膽固醇最終會在血管中形成很大的阻塞, 讓人中風或心肌梗塞, 研究人員發現紅酒的確會防止這種動脈硬塊的形成, 而白酒的這種能力卻低得多, 只有紅酒的1/5,綠茶也有相似的保健功效。每週淺酌2~4杯約200cc紅酒,能抑制動脈硬化與血管內膜增生的速度。

2、預防胃潰瘍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適度飲紅酒會降低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旋菌的風險,而幽門螺旋菌被認為是胃潰瘍的罪魁禍首。但研究人員同時警告,已經患了胃潰瘍的病人不應該飲酒,因為酒精可能刺激潰瘍部位的神經,增加疼痛感。研究人員對4902名成年男女進行了長期調查,結果發現,那些每天飲紅酒3~6杯的人,與那些滴酒不沾的人相比,感染幽門菌的概率下降11%,飲酒量再適度增加,感染的概率又下降了6%。

3、提升免疫力


至今全世界對流行性感冒尚無良策,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包括H1N1在內,對大多數藥物都有抗藥性。但科學家發現常飲葡萄酒的人很少出現感冒症狀,原因是常見感冒病毒在葡萄酒中會喪失活力——葡萄中的「苯酚」類化合物,能在病毒表體形成一層薄膜,使其難以進入人體細胞,從而達到防治感冒的效果。葡萄酒中含有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對於長期處於空調房內、缺乏運動的白領,經常飲用適量紅酒對提高免疫力大有説明。

4、美容

紅葡萄酒的美容功能源于酒中含有超強抗氧化劑,其中的SOD能中和身體所產生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和器官免受氧化,令肌膚恢復美白光澤。紅葡萄酒提煉的SOD活性特別高,其抗氧化功能比由葡萄直接提煉要高得多。為此,日本研究人員還研製出霧化乾燥的紅酒粉,可以添加到食品、軟飲料、霜淇淋、化妝品中,方便被人們使用。

5、有益骨骼健康

葡萄酒更有益骨骼健康,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可促進骨骼生長。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效果更好,啤酒和白酒則不起作用。

6、治療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

紅葡萄酒裡含有一種自然化合物,能夠説明治療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葡萄籽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因此葡萄酒也是抗癌食物。

-----------------------------------------------------------------------

葡萄酒的歷史

葡萄酒的歷史,與西班牙葡萄酒生產歷史息息相關,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變已明顯受到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帝國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摩爾人、西班牙和英國的影響。

葡萄酒在西漢時期以前的中國已有釀制,當時葡萄主要在西域種植和加工。後來西漢特使張騫在西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釀制技術由西域引進至中原,不過當時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漢代後中原的葡萄和相關加工的應用和承傳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時期重新由西域引進至中原後,釀酒技術和品嘗大有進步並更為廣泛。到了元代,憑藉蒙古皇官推動,有關葡萄酒的產業更為登峰造極,不僅法例規定祭祀太廟必須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設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園。惟明代起糧食白酒的發酵與蒸餾技術改良,且儲存保質優化和較不受季節性影響,蒸餾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為中國主流饗飲用酒,中式葡萄酒體系和禮節從此式微。而後清代末期張弼士從歐洲引進葡萄酒的釀制技術到中國,並在山東煙臺建立中國近代首個葡萄園和葡萄酒廠,中國才有重新製作本土生產的葡萄酒,但體系和禮節已經幾乎完全按照歐洲的,而非傳承明代以前中式的。

-----------------------------------------------------------------------

葡萄酒如何保存

若想將葡萄酒(木塞瓶裝)長期儲存,最好能做到平放、恒溫、恒濕、通風、避光、避震。而橡膠塞、螺旋蓋的葡萄酒卻有小小的區別。

平放

葡萄酒以平放擺置較理想,這樣才能讓軟木塞和葡萄酒接觸到,以保持它的濕潤度,否則若將酒直放,時間太久的話,會使軟木塞變得乾燥易碎,而無法完全緊閉瓶口,造成葡萄酒的氧化。

恒溫

葡萄酒貯藏環境的溫度,最好維持在12-15℃[15]的恒溫狀態比較好,否則若溫度變化太大,不僅會破壞了葡萄酒的酒體,在冷縮熱脹的作用下,還會影響到軟木塞而造成滲酒的現象。所以,若貯酒環境能夠維持在5-20度的某一溫度下,保持±2度的變化內,也都是比較理想的。

然而在夏天高溫的時候,沒有任何輔助條件(恒溫櫃、地窖等)的情況下,應讓葡萄酒的儲存恒定在一個溫度上,如26度,保持±2度的變化內,這樣也能保證幾個月內葡萄酒的品質沒有太大的影響。家裡有葡萄酒存放時,對空調的使用確是應該注意。

恒濕


若貯酒環境太濕,容易造成軟木塞及酒標的腐爛,太幹則容易使軟木塞失去彈性,無法緊封瓶口,所以70左右的濕度,是最佳的貯酒環境。

通風

葡萄酒像海綿一樣,會將周圍的味道吸到瓶裡去,所以,在貯酒環境中,最好能保持通風狀態,而且也不要在同一個環境中,還擺放味道太重的東西,以免破壞了酒的味道。

避光

貯酒的環境,最好不要有任何光線,否則容易使酒變質,特別是日光燈容易讓酒產生還原變化,而發出濃重難聞的味道。

避震

震動對於葡萄酒的影響是難以捉摸的,細微的震動可忽略不計,劇烈的震動則會讓葡萄酒陷入休克狀態,葡萄酒內部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加速酒的成熟易老化,使酒的口感呆板,雜亂無章。有過較強震盪的葡萄酒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一般均可恢復之前的口感。

通常情況下,經長途運輸的葡萄酒須經過兩天以上的靜置才能恢復正常品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