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駕駛吳先生52 歲,休閒時喜歡玩平板或手機遊戲。最近氣溫驟降,有天早晨起床要拿牙刷時,突然發現右手中指握不起來,即使勉強握起後就卡住;右手要拿東西時,拇指也常常感到無力,手腕附近愈來愈疼痛。
從事清潔工作的劉女士也有類似困擾,由於工作需要,經常需要雙手出力,容易感到手痠痛;最近天氣冷,早上起床時徵狀更是明顯,手指僵硬無力,過一陣子才能慢慢活動,工作起來更是疼痛不堪,常常忍痛含淚完成。
不少患者碰到伴隨天氣轉變出現的僵硬疼痛之時,往往會直接聯想到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其實上述兩位病患都是肌腱滑膜發炎,包括俗稱的「扳機指」和「媽媽手」,典型徵狀是晨僵,但稍微活動一下又會好一點,尤其天氣冷的時候更明顯。
冬天這類病人會增加2~3 成,只要是經常使用活動到手部或手掌,都很容易壓迫到肌腱,引起肌腱炎,像是廚師、打高爾夫球、網球、攀岩、甚至愛玩電動的人。
扳機指v.s. 媽媽手
【扳機指】:手指與手掌交接處可以按到筋結突出,按下去會很酸痛。
【媽媽手】:拇指靠近手腕處輕按就會非常疼痛,尤其用力抓握時,疼痛更加劇。
這類發炎性徵狀的病人通常夜晚或睡覺時更疼痛,因為長時間不動,發炎物質堆積,「好比一池水,裏面有很多髒東西,如果整晚都沒有動,髒東西都積在那裏,徵狀很容易變得更明顯。」假使天氣冷、不活動,也會更明顯。
此外,天氣冷會使血液循環變差、血管收縮,尤其末梢血管細小、收縮更明顯,無法把引起刺激、疼痛的蛋白質等代謝物質有效帶走,導致僵硬、疼痛更加劇,必須稍微動一下,徵狀才會比較緩解、舒服。
急性期五招緩解
在治療上,則根據急性期和緩解期(亞急性期),有不同的處置方式。急性期是病灶處明顯紅腫熱痛;緩解期則徵狀已緩和許多。以下為急性期的治療方式:
1. 多休息/保護患部:雖然肌腱炎的患者必須適度活動患者,但不宜活動過度,恐會讓徵狀更嚴重,最好的方式還是多休息。以「媽媽手」為例,也可以使用副木或肌貼,固定拇指橈側,避免工作時使用到拇指,讓發炎的肌腱適度休息。
2. 針灸:可以在病灶處的疼痛點或筋結點針灸,達到消腫、止痛、緩解緊繃的效用,通常還會配合陽谿穴、列缺穴、外關穴及手三里穴合併治療。而且因為用的是小號的針灸針,能降低針灸的疼痛感。
3. 按壓取代熱敷、按摩:有些人在急性疼痛時會熱敷及按摩,但蔡曜鍵並不建議這麼做。因為熱敷只是讓肌肉產生抑制疼痛的物質,暫時感到舒服,但之後發炎會更嚴重;按摩也可能讓附近沒有發炎的組織一起發炎,導致腫脹加劇。
比較好的方式是針對痛點做「加壓─放鬆」,按壓10~20 秒後再放鬆,重複2~3 次。因為局部加壓會強迫該部位血液向外擴,壓力放開時,血液會瞬間流入加壓的痛點,帶走造成疼痛的物質。既可以得到按摩的效果,又不會有按摩過度的副作用,而按完後會有輕微脹痛的感覺,屬於正常現象,休息3-5 分鐘即可。
雖然現在醫界對於冰敷的作用存在爭議,假使發炎、紅腫熱痛的情況很嚴重,還是可以稍微冰敷,目的是減少傷害持續擴大,並不是減少發炎,但仍需視病灶的情況來決定。如果過度冰敷、隨着溫度降低,血液循環變差,也可能導致徵狀更嚴重。
4. 用藥:例如抗發炎藥物,消炎止痛。
5. 復健:如電療、熱療等。
緩解期(亞急性期)
1. 熱敷:如果痛感已減輕許多,徵狀主要是手部僵硬、痠軟無力,就可以適當地熱敷和按摩。建議可以泡熱水10~15 分鐘,1天1 次,記得泡完後,手要舉至比心臟高,並做手指抓握的動作20 下。因為剛泡完熱水,手部血液循環佳,手用力打開再握起來,肌肉就像幫浦做工,能促進血液回流,有助帶走發炎物質,減緩發炎狀況。
2. 手部按摩、運動:肌腱炎的修復過程可以給它一點適當的力量,能使修復效果更好。例如扳機指可以做類似扳手指的動作,把手指往後扳,直接拉扯到扳機指的肌腱;操作時會有微痠的感覺,放開後應該沒有感覺,避免操作不當反而受傷。修復期時也可以做肌力訓練,預防下一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