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公院「唔需要吹哨者」 李夏茵:以身教鼓勵敢言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系統曾被指受制於階級觀念,令員工未敢向上級反映問題,錯過防止或阻截潛在安全風險的機會,公院管理系統檢討報告提出要建立「敢言文化」。新任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昨日在傳媒茶敘上承諾會保護敢言員工,亦會「身教」,例如在會議上鼓勵員工表達意見,冀能做到「唔需要吹哨者」。李重申會利用科技改善醫療服務流程,並更多聽取病人意見。
承諾會有制度保護敢言員工
李夏茵形容自己是一個「好嘈」的人,「有曮我賒羉D,我一定會出聲,呢個係我鼣d任」,希望同事亦能敢言。被問會否承諾敢言者不會被秋後算帳,她反問「點解唔保護」,承諾會有保護制度。她又說,希望同事能直接發電子郵件給她表達意見,冀能做到「最好係唔需要whistleblower (吹哨者)」。
至於如何建立敢言文化,李表示需要「身教」,會鼓勵同事發言,例如在會議中主動詢問員工有何意見。她說,鼓勵同事勇於表達意見,但需要提供證據和資料,以展開理性討論。她強調敢言文化是病人安全文化一部分,未來會有一系列「搞作」推動病人安全。
增專科門診效率 多聽病人反饋
李夏茵早前提出將從病人角度改善醫療服務,例如簡化專科門診預約流程,減省不必要等候時間。她昨進一步表示,會利用科技令醫療服務流程更順暢,包括提高專科門診及手術的運作效率,並以將軍澳醫院專科門診的電子服務站為例,可「一站式」處理預約覆診、抽血、檢測時間,以簡化流程。她說現時在參考病人意見方面尚有不足,未來會加強聽取病人反饋。
資深同事看重理念 加薪難挽留
李還分享自己曾作為照顧者、陪母親看專科門診的經驗,稱即使身為醫生,非常熟悉醫院運作,但仍覺得混亂,擔心錯過叫號,令等候時間延長,而整個過程更是一直等待,包括等掛號、見醫生、拿藥、抽血,認為有改善空間,「希望他日不需要等3小時就為15分鐘(見醫生)」。
近年公院醫護人手流失嚴重,被問資深醫生流失情G,李夏茵表示一直有統計相關數據,承認過去數年公院流失很多中層醫生。至於如何挽留資深同事,她說「錢不是唯一方法,可能錢是最無效方法」,稱大多數中層或高層醫生更看重「影響力」、能否發揮理念,舉例有醫生認為中風病人應在最短時間內接受溶栓治療,管理層需做的是研究有否足夠實證,若可行則積極提供資源。
稱對新技術更開放 助挽留人手
李又說,不少資深醫生希望嘗試新儀器,但若在私營醫療體系執業或較難有此類機會,認為未來醫管局可對新技術、新儀器「更加liberal(開放)」,以挽留人手。她說不少醫護是因團隊合作而留在公立醫院,故需採取不同措施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