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毅超:微電子中心將引進半導體企業 料有港「從未做過先進項目」 盼7月有好消息
【明報專訊】一連兩日由中宣部舉辦的「機遇香港」主題採訪活動昨結束,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昨受訪稱,將引進跟第三代半導體有關的企業落戶元朗微電子中心,希望今年約7月有「好消息」,屆時本港會有「從未做過的先進製造」項目,他期望項目能貢獻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問到會否擔心美國對晶片的限制影響本港創科發展,他認為政治糾紛波及科技協作「好唔抵」,不排除日後要投向國產算力。
倘美續限晶片 或投國產算力
訪問團第二日繼續走訪本港創科機構,查毅超受訪稱,科技園在將軍澳設500P算力的超算中心,供園內科技公司使用,若將來繼續禁用英偉達(NVIDIA)系統,可能要投向國產算力,或建造國產算力的超算中心,認為不論由科技園、數碼港抑或私人公司投資興建都可以。
稱科技園活動外地人增 顯港吸引
吸納人才方面,查毅超推算現時科技園的公司中約三成是外地人,又提及數年前園區舉辦的「電梯募投比賽」,本地與海外參加者比例是7比3,去年海外參加者數目已超過本地人,反映海外知道本港有不少創科相關的資助和基建,而對本港產生憧憬。他又說,今年科技園實習計劃約有5000人申請,爭取400個名額,申請者多是外地人,反映本港能吸引外國人來港工作。針對人才在港的居住問題,科技園也正尋找在大埔、沙田興建類似人才公寓的住宅。
位於科技園的港產「獨角獸」思謀科技,聯合創辦人沈小勇稱,香港是公司創立的地方,現也依賴本港為基地做全球化和面向內地的佈局,又說港投公司在各方面給予大量支持,包括資本層面和產業生態等,舉例協助公司與大客戶接洽,在資金、人才和技術研發上提供支援等。
港獨角獸:過河通勤將是常態
沈小勇又提到,在人才層面會放眼整個大灣區來佈局,例如員工在香港居住、深圳上班或相反,將是一種常態,加上視像會議愈來愈普遍,員工可居家工作,甚至可在客戶的場所辦公,故公司不會要求每個地方有固定員工人數。
針對近期中美關係緊張下的影響,沈稱,目前最重要是做好自己的領先技術和產品,又稱其工業大模型等產品在市場具領先性,故未受太大影響。
商湯:港學術氣氛佳 創科沃土
商湯科技首席人力資源官張春娟則說,公司發展離不開AI(人工智能)領域頂尖人才,形容香港有頂尖高校和良好學術氛圍,也是全球科創學術研究和應用落地的「沃土」。她讚揚本港有非常廣闊的商業應用場景,也匯聚眾多創新企業,有利與國際人才交流,累積人才。她說,公司旗下AI大模型已在金融、教育、醫療等行業應用,上周也與中大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實現技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