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活動組織合作伙伴 學校須查背景 要確保社媒校網不危國安 有校長稱缺人手擬關留言功能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更新《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新增逾40個檢視項目,工作涵蓋範疇由8個增至11個,當中稱學校可制定「背景審查機制」,審視校舍使用者、舉辦活動的人或機構、供應商等的背景有否危害國安;並定期檢視校網、學校社交媒體內容。有不具名中學校長稱,教育工作者並非專門從事審查工作,又指本身已缺人手,難「無時無刻」管理社交媒體,因此有可能考慮關閉網上留言功能。
本報昨向教育局查詢,倘公眾在校網或學校社交媒體涉嫌發布危害國安內容,校方須否承擔責任、校方有沒有權做背景審查等,局方稱學校可按實際情G校本處理,如懷疑涉違法行為,應向執法部門舉報。
倘留言涉危國安
教局:懷疑違法應舉報
2022/23學年起,提供本地課程的幼稚園、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每年須按《檢視表》自評各項工作的進度,填寫完成、計劃中、進行中、未計劃、不適用。最新版表格臚列101個項目,新增三大工作範疇,涵蓋人事管理、學與教和學生訓輔。新項目包括問學校是否已設「審查機制」,透過公開資料或其他來源,審慎評估校舍使用者、在校辦活動的人或機構、供應商、承辦商及合作伙伴、組織的本地及海外活動者的背景和往績,確保沒涉危害國安。
另外,新表格另一檢視項目問學校是否已定期安排教職員檢視校網或學校社交媒體,確保沒危國安;學校是否已設監察機制,檢視教材已用國家最新版中國地圖;學校有否超過50%家長參加校方的國民教育家長活動。
教材須用國家最新版地圖
有不具名中學校長說,教育工作者不曾做審查,「我很難看到他5年前、10年前說過哪句話」,直言即使執法部門,亦需大量警力找蛛絲馬[,校方難百分百確保第三方背景清白。至於學校須檢視校網及社交媒體內容,該校長稱,學校主要投放資源予教育工作,認為若不夠人手「無時無刻」管理社交平台,因此可能考慮刪除留言功能。教育界議員朱國強則表示,移除校網和社交媒體或危害國安的內容「應該不太困難」。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昨在網誌「局中人語」稱,學校一直認真運用《檢視表》和跟進,這幾年學界已築起保護屏障,局方將持續「嚴防外部勢力入侵,時刻警惕『軟對抗』滲透校園」,又稱局方6月將辦維護國安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