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部分「土豪村」人均派數十萬元 分紅年年惹羨 穗城中村設限防養懶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對廣州不少村民來說可謂「肥年」,例如天河「廣東第一土豪村」獵德村村民平均分紅4萬元(人民幣,下同),股份較多者甚至分到近20萬元。而市內一些拆遷改造不久的新晉「土豪村」分紅更遠超此數(見表)。每年「土豪村」分紅消息皆引起網友羡慕,有村民勸勉年輕人勿坐等分紅,「自己做疪紊先係自己成就」,也有村要求村民有正當工作才可分紅以防「養懶人」。
明報記者 林迎
獵德村位於天河CBD核心區域,是廣州首個舊城改造項目,改造後村中部分土地用於建設五星級酒店、酒店式公寓等,是村中收入支柱。根據獵德股份合作經濟聯社通告,去年村收入約3億元,按勞動股、勞動力安置股、福利股、新增物業項目股計算村民分紅。
所謂勞動股,是以前參加過村生產隊勞動的人才能持有,按照參加時間年限計算,上限28股;福利股又稱人頭股,是199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村民才有,每人100股。勞動股和福利股去年每股分紅400元,若同時持有兩者,去年最高可分到5.12萬元,僅持福利股則有4萬元。而新增物業項目股又稱地股,去年每股分紅760元,比2023年多了30元,按村民在獵德村改造前擁有的房產面積計算,房產愈多地股分紅愈多,故每戶所得不完全相同。
村民:年輕人自己做疪紊先係成就
村民李女士表示,對於村分紅「我們作為村民都很感恩,但從全市層面來看,獵德村的分紅其實並不算高,並非網上說的人人『土豪』」。另有村民稱,自己地股分到10萬、家中兩人共分到9.9萬,又稱「年輕人一定要做洁A千萬不要等分紅,自己做疪紊先至係自己成就」。村民李先生則反問,「4萬元一年好多咩」,平均一個月才3000多元,只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並不值得外人眼紅。
翻查其他村分紅數據,獵德村確實並非分紅最多的村莊,只是其「廣東第一土豪村」的明星效應而受較高關注。例如受惠於廣州火車站片區改造,鄰近的瑤台村去年分紅最高達每人28萬元;而以紡織產業聞名的海珠區康樂、鷺江和五鳳村,2023年時分紅一度高達每人50萬元,但隨蚖s衣廠外遷、租客流失,改造項目今年分紅數額比往年減少,雖未正式公布,估計仍有約20萬至30萬元。更高的分紅出現在黃埔區,有傳聞大沙街舊圍村單人滿股可達90萬元,但未能證實。
有村投資冀多元收入 有限分紅者須有工作
過去廣州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成立的經營組織)收入主要來源於物業租金、徵地補償等,所以拆遷早、地段較佳的村莊收入更高。現在,村集體亦開始試水股權投資和新興產業投資以獲得多元化收入,為防「養懶人」,有村集體更要求村民必須有正當工作、按時繳交社保,才可領取分紅。
不過,若拆遷進展受阻,村民收益將受極大影響。例如2023年最高分紅達每人50萬元的黃埔姬堂村,因集體物業拆除及大面積閒置,招商陷於停滯,2024年底分紅一度「告急」;海珠區瀝滘村改造項目亦一度停頓,去年12月方獲「白武士」中信城開接手,但村民臨遷費仍未完全發放,已連續兩年沒有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