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地盤總值跌一成 數量罕遜公營 工會對未來兩年不樂觀 分包商嘆拖數差過疫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年屢有建築公司傳出財困,本報翻查政府數據發現,去年9月公營地盤數目是10年來首度超越私營地盤;而去年第三季主要承建商所完成的私人建築地盤建造工程名義總值亦按年跌9.2%。有工會稱政府賣地不太理想,料未來兩年業界續受影響;也有建築分包商表示,去年分判商被承建商拖數情G較新冠疫情時更差,盼銀行勿對業界借貸「閂水喉」。
明報記者 蔡穎琳
政府統計處多項數據反映私人工程量減少。2024年9月全港共有1708個建築地盤,是10年同期以來最多,當中私營地盤848個,公營地盤則升至10年新高,達860個。按9月同期比較,2014至2019年私營地盤佔所有地盤總數58.3%至61.1%,但2020年跌至50%,其後兩年回升,2023及2024年再倒頭下跌至50.1%及49.6%,公營地盤數量10年來首度超越私營地盤(見圖1)。業界消息稱,私人地盤數量雖增,但據悉過去一年部分地盤停工,縱開工亦只低度運作或放緩程序。
公私營工程總值差距10年高
至於建造工程總值,以各年第三季比較,雖然2024年第三季主要承建商所完成的私人地盤建造工程名義總值202.36億元,是2014年以來第二高,按年則跌9.2%。公營地盤建造工程名義總值則是10年最高,達303.63億元,增幅屬10年最高,按年升29.8%。而2024年第三季公營與私人地盤建造工程名義總值的差距近10年最大,公營較私人地盤多101.27億元(見圖2)。而實質總值數據,主要承建商完成的私人地盤工程則是116.4億元,按年跌11.2%,公營則多43.56億元,亦是10年最大差距。
分判商2023年工程總值10年低
至於分判商,統計處未公布2024年數字,而2023年分判承建商的建造工程名義總值1151.65億元,是2014年以來最低,其中2023年分判承建商的建築地盤建造工程名義總值180.04億元,按年跌28.5%,屬10年來最大跌幅。
另外,私人工程量減少下建築工人開工不足問題亦浮現。統計處早前公布,去年10至12月建造業失業人數由前年同期1.36萬增至1.64萬,失業率4.4%,較2023年同期3.7%高。去年10至12月建造業就業不足人數亦由前年同期1.26萬增至1.48萬,就業不足率4%,較前年同期3.5%高。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認為,本港去年受經濟環境欠佳影響,賣地不太理想,致私人工程減少,而賣地減少影響未來兩年工程量,亦波及整個建造業鏈。他對今明兩年業界景G不樂觀,建議政府分拆工程,惠及中小型建築公司。
分包商盼銀行勿對借貸「閂水喉」
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表示,因去年私人工程量減少,部分承建商即使蝕錢仍低價搶標,致未能向分判商付款,尤其去年底起分判商被拖糧情G明顯增多,比疫情時更差。他說,有分判商需暫時「頂糧」,預料經濟復蘇前,今年業界仍較艱苦,冀銀行勿對業界借貸「閂水喉」。
局方:多措施鼓勵投地 減面積加伙數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建議,當局可推出更多逆周期措施「治本」,如加大投資力度,以增市場信心。發展局回覆查詢稱,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措施鼓勵發展商參與投地建設,如為近期推售的東涌住宅用地重新檢視基建承載能力,下調單位平均面積增加可建單位量等。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