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 消費者紛光顧舊貨店 二手商品熱銷價格水漲船高
【明報專訊】隨着物價持續上漲,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轉而在二手商品店購買所需用品,然而二手商品價格亦水漲船高。
金格(Deborah King)在1993年從英屬維爾京群島移民加拿大,她從小就與家人一起都買二手商品。她回憶道:「所有東西都很便宜,這對我們來說很好,能幫我們度過冬天。」
她後來創立了一個名為Global Measure的組織,與時尚品牌合作,以證明它們是可持續的和符合道德的。如今,她仍然是一個狂熱的節儉者,喜歡在較小的商店裏買時尚產品。
網絡上也呼籲二手商店Value Village控制價格。多倫多都市大學(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時裝設計、道德與可持續發展助理教授科茲洛夫斯基(Anika Kozlowski)說:「我們聽到了這種說法,我也確實注意到了,因為我經常光顧許多舊貨店。這種情況已持續幾年了,但是疫情以來的確是明顯漲價了。」
她說隨着生活成本上升,一些商店或組織的盈利能力不如以前,因此提高了價格。許多非營利性慈善機構,比如Goodwill,消費者也發現價格上漲。」
盈利性折扣商品店Value Village最近還在多倫多開設了幾家「精品」店,這些店的庫存通常更好,價格也更高。比如,最近在央街的一家店,有一雙100元的Tory Burch女鞋。在Leslieville分店,一個舊相框的廣告價格為14.99元,框裏還有一對90年代新娘和新郎的照片。Value Village的發言人表示,價格是由質量、品相、可比商品以及該部門可提供的商品範圍決定的。
加拿大內容創作者利蒂夏‧喬(Letitia Kiu)從高中開始就一直節儉,並為她的二手物品製作視頻。她認為千禧一代和Z世代購物者以及像她這樣的內容創作者的需求至少是價格上漲的部分原因。
她說:「如今,我認為節約背後的語言更多是為了促進可持續性。現在找到舊貨甚至可能很酷——它像是獨一無二的。」
在北約克的CF Fairview Mall,昨日有很多顧客在蘋果商店和美食廣場消費。蘋果店的一名年輕人說:「今年我要給自己買一個新的iPhone15,我一直用蘋果,質量靠得住。」
店內一家麵包店排起了長隊,店員說:「通常周末的客人比較多,現在是周末和新年疊在一起,人就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