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方結案陳辭 指被害女童並非「無辜」
【明報專訊】本那比13歲女童遇害案昨日由辯方律師繼續結案陳辭,辯方在陳辭中針對女童的性格,更指受害女童並不是像控方所形容的那麼「無辜」。辯方昨日完成陳辭後,法官會在陪審團退庭商議前,對陪審員提供判決引導。
涉案疑犯亞里(Ibrahim Ali)的代表律師麥卡洛(Kevin McCullough)昨日在庭上表示,控方所提供有關女童生活模式的資訊,充其量只是女孩生活中的局部片段,甚至乎有機會是控方所塑造的「謊言」。
麥卡洛指出,控方的證人中能夠描述女孩性格的人,包括女孩的母親在內,往往都不是與女孩最親近的人,而且在相關供詞中,經常會出現矛盾。他表示,在陪審團聽到的證詞中,該名女孩經常迴避媽媽的來電,並喜歡獨自一人「無休止地乘坐架空列車」,有時會在公園媞庰菕C
麥卡洛表示,控方有幾位證人以「兒童」來稱呼受害人,但他強調受害人在去世時是13歲9個月大,「她當時已是個青少年。」麥卡洛指出,由證人對受害人的稱謂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控方是努力地嘗試訴諸陪審團的情緒。
麥卡洛指出,控方所提出的是一個瘋狂的理論。檢控官波爾特(Daniel Porte)在周四結案陳辭時指出,亞里當時就是將女孩拖進公園的樹林堙A對她進行了性侵犯,然後殺死了她。麥卡洛就反駁指,沒有人證和物證可以證明亞里與謀殺案有關。
麥卡洛又指,甚至現場進入樹林的路上並沒有拖曳人體的痕[,「控方明顯是純屬推測,這是一個垃圾理論,這就是控方所擁有的理據。」麥卡洛補充,這是一個十分繁忙的公園,不太可能沒有人看到他們的糾纏;警方在案發一周後,於同樣時間在公園尋找目擊證人時,當時已經有約12名警員,但仍然未能跟上當時的人流。
麥卡洛強調,這一個又一個串連不上的疑點,都不能證明亞里是與謀殺案有關;他續指,唯一對亞里不利的證據,就是在女孩體內發現他的精液。
麥卡洛指出,控方處理案件時是基於一個假設:「受害人自願與亞里發生性行為不符合女孩常態的行徑」。
不過麥卡洛不認同該假設,「如果說女孩有可能覺得亞里是具吸引力,我認為這說法並不奇怪。需要強調的是,陪審員們,你們對受害人和疑犯的認識甚少,一般人又可以知道多少他人的私生活。」
麥卡洛指出,女孩身上並沒有發現任何因作出抵抗所造成的傷口,「如果有抵抗的傷痕,就與女同被強迫性交的說法一致,但沒有的話,這就是與自願性行為的論述一致。」
麥卡洛表示,檢方所提出兩人互不認識的推論並不合理,他又指檢方僅在審判時提供了手機通訊紀錄。
麥卡洛提出,亞里和受害人可能透過其他途徑交流,包括社交媒體等程式,「我們甚至不知道女童手機上有什麼應用程式。」
麥卡洛認為,與其接受檢方「過份推測」的理論,更強而有力的推論是,受害人的屍體是被人棄置在相關位置,可能是當天幾小時後,在夜色的掩護下發生。
他補充,根據法醫的供詞,法醫無法確定女童被帶到公園時是生還是死,或者她是否在屍體發現的位置被殺。「當證據中存在如此明顯的疑點時,這不能讓某人因此而定罪。」
在陪審團退庭審議之前,法官伯納德(Lance Bernard)將會向陪審團提供最後的判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