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開箱:少數民族
【明報專訊】中國境內各族統稱為「中華民族」,除漢族外,中國還有55個民族。中國過去實施計劃生育,但對少數民族的要求較寬鬆。2020年中國全國人口中,漢族佔91%,約12.86億人,少數民族人口為1.25億,約佔8.9%,與2010年相比,前者增加4.93%,後者增加10.26%。
■國家《憲法》第四條(部分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
˙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各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少數民族特色節日
藏族:望果節
「望果」為藏語的譯音,藏語「望」即「田地」,「果」有「轉圈」的意思,意指「在田園巡遊」。望果節是藏族慶祝豐收的節日,多在秋收前擇日舉行,村民穿上盛裝,在農田中轉圈以祈望豐收。2014年望果節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彝族、白族等:火把節
雲南少數民族如彝族、白族、納西族等,都會慶祝火把節。火把節約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其中一天,當天村民會在村中豎立大火堆,並穿起盛裝圍繞火把祈求五穀豐收、國泰民安。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又稱浴佛節,通常於傣曆六月中旬(農曆清明前後約10天)舉行。傣族男女老少會穿上節慶盛裝,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開始互相潑水,潑出的清水象徵吉祥、健康。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