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前線工種輸勞 勞方促特別審批 消息:勞處初步同意
【明報專訊】多項勞工政策改變,包括近期擴大輸入外勞,最惹爭議是港府提出准許26個低技術或非技術工種申請輸勞兩年,雖然勞工界反對,但新措施勢在必行,港府強調會嚴格把關申請。據悉,勞工顧問委員會上月底再開會討論有關事項,勞方委員提出多項訴求,而勞工處代表初步同意其中10個入職門檻較低的工種需特別審慎審批,也會探討容許勞方委員或工會代表參與外勞抵港後的僱傭權益簡介會。
勞福局長孫玉菡日前提到勞顧會已召開會議,指勞資雙方和政府針對「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細節有相當多討論,主要希望可因應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原則,通過清晰有效的程序,證明有真正勞工短缺、即使本地招聘後仍不夠人,才輸入勞工,預計本月底至下月初公布計劃細節。
即使放寬26個工種輸勞限制兩年,政府仍需就每宗申請諮詢勞顧會。據悉,勞顧會勞方委員要求處理入職門檻較低的10個前線職位申請時要特別審慎,分別是收銀員、文員、售貨員、髮型師、送貨員、駕駛員、電話接線生、貨倉管理員、食品加工工人和營業代表;勞工處代表也認同要特別審慎,料一旦出現一些申請個案是僱主或僱員代表出現一面倒意見,便會召開工作小組討論。
勞方:無法挽狂瀾 盼減影響
勞顧會勞方委員、工聯會副理事長林偉江促請政府審慎審批26個工種輸勞的申請,尤其入職門檻較低的工種,又指勞方委員已有共識日後更嚴謹審批相關工種輸勞申請。另一勞方委員、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認為,擴大輸勞影響廣泛,現要求政府更謹慎審批申請,雖「無法力挽狂瀾」,但冀能盡力減低對基層工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