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港口工潮膠著 恐致缺貨抬高物價
聯邦憂不夠票立法強制復工
【明報專訊】卑詩省主要港口工人工潮未解決,代表資方的組織指稱罷工5天可造成價值37億元貨運中斷。另有專家警告持續下去,會出現貨品短缺,並進一步推高物價。
資方的卑詩海事僱主協會(BCMEA)表示,其碼頭每年處理價值約1800億元的貨物,相等於加拿大貿易貨物總量的16%。
在聯邦政府協調下,勞資雙方現正努力解決分歧。一些商業團體則建議,由渥太華出面,進行有約束力的仲裁,但工會已在周末拒絕了這個想法,而且有消息說,聯邦執政自由黨在國會亦不夠票數通過立法強制復工。
BCMEA亦建議以約束力的仲裁來解決工潮。該協會在周三,即工人罷工第五天發聲明指,目前數以十億元計的貨物以及重要供應鏈受到影響,工潮亦會損害本國與國際貿易伙判的關係。
僱主協會亦指稱早在近3周前首次提出過調解仲裁建議,該程序經勞資雙方同意下進行,並只會在有需要時才會以一個具約束力手段來結束罷工。若果代表勞方的加拿大國際碼頭和倉庫工會(ILWU Canada)同意那具約束力仲裁,港口運作便可快速恢復,重要的貨物也可恢復運輸,而加拿大供應鏈運作也可即時回復穩定。
協會於聲明寫道:「連續14個工作更期停頓和ILWU Canada工業行動5天已有機會中斷37億元貨品(供應),汽車零件、冷凍食品、肥料、重要礦物和貨品未能運至加拿大國民,或我們的海外貿易伙伴。」
另外,安省西安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Ivey商學院的供應鏈專家約翰遜(Fraser Johnson)說,美國的港口工人最近通過談判,在6年內將工資提高32%。卑詩省的ILWU成員很可能是以美國工人得到的工資,作為與資方的談判基礎。約翰遜表示,如罷工持續一段時間,本國民眾會見到貨物短缺,價格上漲,並可能出現骨牌效應,影響其他商品的供應。
長期的罷工可能影響工業,因為它阻礙了環太平洋國家(如日本)工廠的重型設備進口。美國一些產品也是通過貨船運來加拿大。這不僅打擊主要行業,導致汽車價格上漲,因為來自日本的大量貨物將滯留貨輪上,無法登岸卸貨。同時亦可能推動二手車價格上漲。
建築材料也可能成為長期罷工的一個問題,零售商品供應也可能受壓。
約翰遜說,就目前而言,企業所需產品,如機器是最易受供應鏈障礙所影響。至於其他領域,可能有其他方法解決問題,如讓貨物經美國運上加拿大便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案。
不過,林木及紙製品業財務研究公司ERA Forest Products Research的馬森(Kevin Mason)則表示,雖然卑詩近年經常發生天然災禍,如山火、水災等阻塞公路交通,令部分商業早有兩手準備取得貨品,但如果罷工持續,情況便可能不一樣。
2014年,溫哥華港口的貨車司機罷工期間,數以億元計的貨物堆積如山,零售商亦因貨物短缺而受衝擊。
ILWU Canada與資方進行了數月的談判後,於上周六(7月1日)開始罷工。該工會代表卑詩30個港口碼頭,包括本國主要港口溫哥華港(Port of Vancouver)等逾7000名碼頭裝卸工人。勞資雙方的談判在工資、擴大自動化及將工作外判幾方面陷入膠著狀態,談判至周一後停頓,但約翰遜對雙方最終能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視頻鏈接:youtu.be/yj5HPZDAB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