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環團斥新田發展違濕地指引 指計劃未待漁署完成生態研究 影響248公頃
【明報專訊】政府正就新田科技城的土地用途諮詢公眾,擬明年填平約90公頃魚塘以發展創科用地。9個本地環保團體昨日發表聯合聲明,批評發展計劃是「發展凌駕科學」,未待漁護署完成區內3個濕地保育公園的完整生態研究便公布發展計劃,影響248公頃濕地敏感地區,違反濕地規劃指引,促請政府遵守城規會指引,重新修訂計劃方案。
發展局:159公頃屬棕地已填平魚塘生態價值低
發展局回覆本報查詢稱,該248公頃中有159公頃已是棕地、已填平的魚塘和其他生態價值較低的土地,餘下約90公頃建議填平的魚塘面積中,一半已無養殖活動甚或已經荒廢多年,又稱新田科技城土地用途建議正展開公眾參與活動,歡迎各界提出意見。
9個環團包括長春社、香港觀鳥會、綠色力量、綠色和平、綠惜地球、綠領行動、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保觸覺及創建香港,強調后海灣濕地之所以能在過去30年免受大規模破壞,有賴於政府當初建立的保育制度,惟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恐摧狾h年來的重要制度,並擔憂先例一開,將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影響多種瀕危動物。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指出,漁護署去年就北部都會區內3個濕地保育公園開展研究,惟發展局未待漁護署公布完整的生態科學研究結果,已搶先提出新田科技城計劃。她稱,政府至今未有交代任何可行性研究,亦未有詳細闡述發展計劃的需要或數據支持。
規模倍增 促擴環評範圍重新諮詢
環團指出,發展計劃入侵151公頃濕地保育區和97公頃濕地緩衝區,合共248公頃生態敏感地區,並不止政府所言「填平90公頃魚塘」。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政策高級經理劉光強認為,發展計劃違反城規會規劃指引中的「防患未然」和「濕地零淨損失」原則,擔心未能保護所有魚塘濕地及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現時新田科技城發展大綱比2021年提出的方案規模大增近一倍,未有重做「環評研究概要」,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認為政府有繞過環評程序之嫌,建議政府重新提交「工程項目簡介」作公共諮詢,環保署再訂立更大研究範圍,指出需納入環評的生態敏感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