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8
    星期四

核酸檢測基因排序 辨新菇種助治中毒山客

[2023.05.18] 發表
五旬婦去年9月獲陌生行山者送贈一包野菇,食用後出現中毒徵狀,初步臨H診斷無法確定菇種,最終使用核酸檢測及基因排序技術,鎖定該種菇為近期發現新品種。(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及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張耀君獲得今年醫管局優秀青年獎。(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錯誤進食真菌類或會引致急性中毒,常見徵狀包括嘔吐及腹痛。一名五旬婦去年9月初在獅子山郊遊期間,獲陌生行山者贈送一包野菇,進食後出現中毒徵狀並到公立醫院求醫,惟醫生臨H診斷及初步化驗未能確認菇種,難對症下藥。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隨即運用核酸檢測(PCR)及基因排序技術,成功鎖定該種菇類為事發兩個月前才首次曝光的全新品種。該化驗室及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張耀君稱,相關技術有助辨別罕見菇種,令醫生更有信心提供適切治療。

52歲婦人去年9月3日在家進食菇類約3小時後,出現發冷、出汗、屙嘔等徵狀,翌日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初步化驗只能辨別出該菇的「屬(genus)」,卻無法確定品種(species),醫生臨H評估疑涉「毒蕈鹼(Muscarine)」毒素。病人樣本其後送往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發現該野菇基因排序與去年7月一份文獻發表的新品種「絲蓋傘屬真菌」極相似,該品種首先於海南省萬寧市長豐鎮發現,文獻亦指該野菇帶有毒蕈鹼,與病人情G琣X,故可鎖定屬該新品種。

臨H評估八成準 難辨罕見菇

以往菇菌中毒分析主要靠醫生臨H評估、真菌學家辨認菇菌及尿液或血液化驗毒素,準確率七至八成,但有時仍難以辨別確實菇種,例如涉及本港罕見菇種,或有關菇菌被煮爛或切碎至難以辨認等。醫管局於2018年引入核酸檢測及基因排序技術,至2020年發展至臨H痡`服務,為菇菌中毒病人樣本做基因分析,再與國際基因庫比對,最快即日有結果,每次成本數百元。

曾助辨一名植物中毒患者

張耀君稱,局方以有關技術已為逾90個真菌樣本檢測,全部均能大致辨認菇種,其中逾八成更能準確辨別品種,又稱菇菌中毒個案一般均能靠臨H斷症,但該技術可讓醫生更有信心治療,也可減少不必要檢查。至於將來應用,他稱去年底曾以此技術辨別一名植物中毒患者,日後將發展有關方向,亦將測試使用第二及第三代基因測序,可同時辨別多種真菌及加快化驗速度,並會開發鵝菌毒素快速基因測試。

更多港聞
包致金侄女扔女傭財物狳悅 辯方稱事前遭父弄傷 菲傭:清蟑螂丟垃圾後被鎖門外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的侄女Amina Mariam Bokhary,涉將菲傭的胸圍、銀包等物品從寓所扔落樓,導致3輛私家車受... 詳情
【明報專訊】海關昨拘捕一名46歲男子,涉不當地接受付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海關稱早前接獲多宗舉報,指一間尿片零售商涉於網上社交平台,以預... 詳情
易服戴假髮扮女人 訛稱速遞潛入大廈 攜卡式爐登門焚紙 男子疑求愛不遂縱火就擒
【明報專訊】一名男子疑求愛不遂,多次潛入半山羅便臣道女方寓所滋擾,昨晨更易服攜備卡式石油氣體在單位門外點燃紙張,女事主父親及時發現,將火撲熄... 詳情
【明報專訊】23歲男護士透過社交軟件認識一名少女,少女以Telegram「即焚模式」發送性感照片。男護士涉截圖後問少女「想唔想出名」,並要求... 詳情
社民連副主席 涉違口罩令提堂
【明報專訊】民主派初選案今年2月初開審當天,社民連成員到西九龍法院大樓外示威,其副主席周嘉發(圖)遭票控違反口罩令。案件昨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