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明指點好工作 內地年輕人擠寺廟祈福
【明報專訊】中國各地一些寺廟在周末湧進人潮,許多年輕信徒祈福早日找到工作,以應對身上面臨的經濟壓力。22歲的王曉寧說「希望能在寺廟找到一些平靜」,19歲的陳同學雖然還沒畢業,但她仍為內卷的就業之路焦慮,希望藉由上香祈福。
美國之音引述路透社報道,王曉寧是今年中國1158萬名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去年嚴格的清零政策帶給中國經濟沉重打擊,他們面臨的就業市場仍受其影響。
旅遊預訂平台Trip.com表示,與2022年相比,今年到目前為止,拜訪寺廟的人數增加了三倍。平台雖沒給出總體數字或與大流行前的比較,但它表示約一半的訪客都是90後(1990年後出生)。
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年輕人中有五分之一失業、並創下紀錄,改善他們的前景是當局的一大難題。中國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初表示,希望2023年能創造1200萬個新工作崗位,比去年目標多100萬。
報道指出,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啟迪說:「大學畢業生嚴重供過於求,他們的當務之急是生存。」 他表示,很多人開網約車維生或投入外送工作。
一名25歲、不願透露姓名的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畢業生表示,自2月以來她平均每天申請10份工作,她感到自己被教育「限制」了。她唯一收到的薪資報價,是每月支付2000元至3000元人民幣,或者帶有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她都拒絕了。她表示自己若不是高學歷,完全可以去商場當售貨員,而且會開心很多。
北京日報3月的一篇社論中表示,工作和學業上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真正在壓力下把希望寄託在神佛身上的年輕人,「顯然也在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