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13醫院參與國產國際認證 灣區佔12家 包括4港公私院
【明報專訊】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首批醫院評審認證啟動會早前在深圳前海舉行,全國13間醫院將參與。當中除一間位於北京外,其餘全部來自大灣區9+2城市,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東區醫院等4間香港醫院。該份標準由港大深圳醫院牽頭制定,未來有助大灣區醫療標準與國際銜接。
明報記者 林迎
首批13間醫院有5間在深圳、4間在香港、兩間在廣州,珠海及北京各一間(見表),其中9間內地醫院全部與港澳台有合作關係,如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曾得到台塑企業和台灣長庚紀念醫院捐助和援建。13間醫院之後將參加評審認證,如通過評審,會獲頒認證證書,有效期4年。
以往內地不少醫院參加美國JCI、澳洲ACHS等國際認證,截至2018年7月有100家醫院通過JCI認證。本次評審根據的《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則是首份「國產」醫院國際標準,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提議。港大深圳醫院在2015年通過澳洲ACHS認證,兩年後又通過內地三甲醫院評審。據該院香港專家對比國際標準發現,三甲標準在醫療質量和安全要求等方面甚至更加細緻嚴苛,建議「升級」為國際標準,得到省、市及國家支持。
港大深圳醫院牽頭制定標準
2020年12月,由港大深圳醫院牽頭的深圳市衛健委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前海成立,歷時一年制訂《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並於去年2月以97%得分率獲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認可。該標準分為3章:醫院功能與任務,患者安全、醫療服務與醫療質量,醫院管理;評價條目共186款,每款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達標、部分達標、不達標和不適用6個等級,每4年對醫院評審一次。
專家:助獲國際保險機構認可
「我們的標準細緻到皮膚科醫護人員做激光治療時的防護,後勤工作人員、醫生護士搬運病人會不會扭傷腰,員工使用電腦顯示屏會不會損害視力等。」研究中心理事長徐小平說,制訂參照港大深圳醫院的做法,例如在醫院發生不良事件後,主動向病者或公眾披露。而對於病人來說,通過《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評審的醫院,能更方便獲得國際商業保險機構的認可,便可以直接使用商業保險結算。
今年3月21日,香港特首李家超與廣東省長王偉中簽署粵港合作備忘錄,提及香港醫管局將參與《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認證工作,以支持國家的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