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因內文少「習近平」這三字 《人民日報》傳緊急銷毀
【明報專訊】中國三大央媒之一的《人民日報》3月30日傳出當天報紙緊急全數停止投遞並銷毀的消息,疑似是因該版印刷報紙中,少打了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名字。
據推特帳戶「李老師不是你老師」30日消息,指有多個網友投稿表示收到人民日報3月30日報紙的緊急停投通知,已停投報紙要就地封存銷毀,並附上一些疑似各省投遞部門在內部群組通知的截圖。
而該帳戶於31日進一步發布消息指,目前查明可能的原因是在當天第五版「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中少打了字,附上的疑似是被銷毀的原版報紙,是寫着「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當中遺漏了「習近平」。對比人民日報官網,在3月30日刊出報紙第五版全版為署名「任平」的評論文章「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中,上述句子則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
而中共中宣部旗下刊物「中國報業」曾指出,「任平」是「人民日報評論」的縮寫,與「任仲平」(人民日報重要評論)、「何振華」(如何振興中華)、「國紀平」(有關國際的重要評論)、「鐘聲」(中國之聲)等,都是人民日報的特殊署名,通常背後都有寫作組來負責。
官媒中國青年報曾報道,人民日報等重要的寫作組,通常由記者組成,任務相當繁重。一篇文章的發表往往要經歷相當多輪、不同層級的修改和討論,以確保文章正確傳遞和反映了官方意見。組員經常需要投票決定文章具體用詞,而具體內容仍然會被更高層的意見所修改。
就下游來看,人民日報的印刷係由人民日報印刷廠負責。行業雜誌「印刷工業」曾報道人民日報的印刷廠「有專門固定的機組來負責黨報機關報的印刷以確保不出錯;在校對階段,還會有專人從頭到尾,從出版到出報來檢查剛印出的報紙是否有出錯的地方」。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人民日報在大陸有53個分印點,當年發行量為346萬份。
中國內地過往確實曾發生過地方官媒誤植領導人姓名的事件。而目前人民日報印刷出錯緊急回收消息尚未得到任何中媒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