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兒童捱餓問題日趨嚴重
慈善機構分發食物 需求學生17年增50倍
【明報專訊】卑詩學校正在放春季假期,雖然學生不用上課可以玩耍,但有一些學生仍然希望上學,原因是他們在學校不用捱餓,可以得到慈善機構分發的食物。有為學童提供食物的非牟利機構表示,他們的服務17年來需求急增50倍,兒童捱餓問題日趨嚴重。
最近兩年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加上近期通脹急升,一般家庭食物及雜貨開支大增,不少家庭都感到生活迫人,而兒童捱餓問題日趨嚴重。
智利域一個非牟利組織Chilliwack Bowls of Hope Society總幹事威達斯(Cindy Waters)表示,他們的團隊在學校上課的日子每天早上會送食物去學校,讓行政部門在他們認為適合的時候派發給學生,組織表示他們17年前開始這項工作的時候,當時只為一間學校大約20個學生服務,現時服務範圍增加到28個地點的26間學校,學生人數大約有1000人,17年內需求增加50倍。
威達斯說:「這太難以置信,我們只想幫助學童繼續就學,令他們擁有最佳學習能力及記憶力,而不是表現欠佳,飽肚對此十分有幫助。」
組織表示他們知道有一些比較困難的家庭,父母早上寧願自已不吃,留食物給子女食飽上學,使他們飽肚專心學習,組織的工作是希望填補學生這方面的需要。威達斯說,他們希望獲得更多資金擴展計劃,提供食物照顧來自不同文化及飲食受限制的學童。
春季假期前組織發放食物「春假包」,以便學童度過兩周不上學的日子,聖誕節假期前他們也同樣供應食物包,並且希望擴大計劃的這部分。
卑詩省健康學校食品聯盟(Coalition for Health Food)表示,加國兒童三餐不濟的問題急不容緩。聯盟協調員金寶鈴(Sarah Gambling)表示,「 2017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一份成績單顯示,加國在為兒童提供營養食物方面在41個高收入國家中排名第37位,我們是唯一的七國集團國家、也是唯一沒有全國學校食物計劃的工業化國家之一,該等學校食物計劃至少部分由聯邦政府資助和監管。」
上個月卑詩財政預算案提出3年內向學校的食物計劃撥款2億1400萬作擴展之用,但這類服務通常僧多粥少。金寶鈴希望在本月28日的聯邦財政預算中建議撥更多資金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