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AT1債券減值顛覆「吸收損失」等級
【明報專訊】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公布,將瑞信總值160億瑞郎(約1357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完全減值,作為政府救助方案的一部分,成為今輪銀行危機的新焦點。AT1債券是應急可轉換債券(簡稱CoCo Bond)的一種,讓銀行以該債券補充資本,避免發行更多普通股攤薄每股盈利。雖然在一定條件下,如資本比率低於一定水平,會轉變為普通股權,但本質上AT1仍是債券。彭博資訊指出,是次瑞士當局的決定,顛覆了瑞信資本結構中吸收損失的等級。
投資平台FSMOne(香港)環球債券部經理陳家朗亦認同,瑞信AT1債券持有人承受損失遠高於股東,市場難以理解監管機構背後原則,若純粹因為AT1債券條款清晰列明在需要時能直接撇減本金而向他們開刀,難免令市場擔憂,若下次發生同類事件,監管機構仍對他們出手。
業者:市場難理解監管機構原則
此外,瑞信AT1債券本身設有核心一級資本(CET1)充足率跌至7%,便會觸發承擔損失的機制,不過去年底瑞信CET1充足率仍有14.1%,監管機構便自主地將所有AT1債券「清零」,似在告訴市場本身觸發損失的框架沒有意義。如未來有其他銀行陷入危機,監管機構亦可以隨心所欲地觸發條款,令債券持有人蒙受損失,以防止大型銀行倒下。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指出,即使AT1債券可轉換為股權而非全數減值,不少購買者為固定收益投資者,買入為收息,故不希望轉換為股權,過去「應急可轉換債券」少有觸發減值或轉換為股權。是次事件會令AT1債券更難發行;部分資本較緊張的銀行,也難免影響發放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