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收集大數據個資 多數人懶理用途及去向
【明報專訊】高通脹下,各種省錢的手機App為廣大顧客提供不少實惠,但由此產生的大數據資料的去向及用途,卻不為人知。調查顯示,對此﹐大多數人無動於中。手機上省錢的手機App五花八門,例如Checkout51、Caddle、Drop、Eclipsa等。這些應用程式通過提供禮品卡、購物積分和現金返還等方式為顧客提供實惠,但同時顧客也要上傳收據,所購買的物品被記錄,或者是接受問卷調查。
許多App應用程式通過與零售商和品牌簽訂合同來賺錢。這些零售商和品牌希望觸發顧客購買衝動、獎勵忠誠客戶,並了解更多關於特定人群如何購物的信息。客戶提交的收據、關聯的信用卡和填寫的調查問卷,有助於應用程色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些應用程式處理的信息,對加拿大品牌來說具有難以置信的價值。霍利(Ransom Hawley)在7年前為Ziploc和Windex製造商SE Johnson工作後,開始編寫現金返還的應用程式。其後創立了Caddle程式,該程式為上傳的收據、問卷調查和評論支付酬勞。
霍利表示﹐用戶在Caddle從註冊的一刻起,就「有一個明確的免責聲明說,將如何使用客戶的數據,並沒有被埋在某個地方和法律術語中。」霍利稱,像他這樣的公司會收集數據﹐並將詳細信息一起傳遞給客戶﹐不過﹐事前會將客戶匿名化。「比如沃爾瑪和雀巢公司,他們不想要個人身分數據,因為這會讓他們承擔責任。」
但律師兼技術負責人艾哈邁德(Imran Ahmad)表示,真正匿名的數據通過技術流程去除了可識別信息,因此即使找到了,也無法將其與某個人聯繫起來。
然而﹐有些人雖然刪除姓名,卻留下地址或出生日期等詳細信息,從而為重新識別留下空間。
艾哈邁德說﹐無論哪種應用程式都有責任安全地處理數據﹐並提前了解信息的使用方式,大多數應用程式都是這樣做的。
國際治理創新中心的高級主管費依(Bob Fay)審核了幾款省錢應用程序,但拒絕註冊任何一款,認為它們收集的信息非常具有侵入性。
「目前還不清楚這些信息是如何被使用的。唯一清楚的是,他們正在將這些信息貨幣化。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於這些應用程式來說也如是。」但Drop最近一項調查表明,對於此點關心的人很少。在其最近調查的會員中,有70%的人對出售他們的數據並不感到困擾,23%的人略有煩惱。只有最後2%感到困擾。
Drop的首席產品官福柯(Amber Foucault)表示:「市民明知自己的數據被利用,亦不反對﹐是因為他們從中得到另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