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看文化:西線無戰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明報專訊】戰爭對人類身心影響巨大,向來都是藝術家的重要素材。近日於影視串流平台上映並大獲好評的德語電影《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正是例子。電影改編自德國作家埃里希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的著名反戰小說,編導透過豐富的電影語言,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深刻呈現戰爭中前線士兵的心路歷程。
文:教育工作者周子恩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一如其他以反戰為主題的電影作品,編導未有強調士兵的英勇事[或將主角塑造成英雄,反而利用年輕主角及好友入伍時對上戰場奮勇殺敵的期盼,到真正抵達戰場時目睹大量鮮血及死亡的恐懼作為對比,說明戰爭造成的巨大心理創傷。
隨茪暾_一日的戰地生活,主角的朋友陸續因不同原因戰死沙場,但值得留意的是,他們的死亡並不是因為完成什麼偉大任務,更多的只是戰爭日常。諷刺的是他們的犧牲並未有為國家領土主權帶來任何好處,戰事仍停留在膠茠牯A。換言之,上級領導吹噓的國家意志和民族情緒,也許只是一己之私的錯誤決定。影片中以大量篇幅提及多國於外交會議爭鋒,以及軍方高層好戰分子不理前線將士死活而做出種種錯誤決定,正好是對歌頌戰爭者的強烈諷刺。
穿插殘酷前線與冷酷國際交鋒
電影的原著小說於1929年出版,一直受全球歡迎,多年來吸引不同影視及藝術工作者重拍改編,包括1930年奧斯卡電影頒獎禮獲得最佳影片的同名電影。原著小說除了對不停重複出現的國際爭端甚至暴力衝突做出適時回應,更重要的是其視野宏大,直指人類應有的善良本性。
電影當中經典一幕,莫過於主角在危難時刻向敵方殺戮時,突然醒悟對方跟自己同樣是活生生的人,一樣有家庭、有生活、有過去歷史及有未來盼望,可惜兩陣對決的時候,命運並不由己挑選,人類的求生本能蓋過我們本應堅持的善性與良知。難得的是,主角雖然經歷大量同儕死亡,悲憤不已,感到無能為力,但依然選擇持守基本人性,未有變得麻木不仁。所謂時窮節乃見,主角的作為雖非偉大善舉,卻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最基本要旨。
戰場上展現人性善良
觀影過程中,觀眾經由主角的視角經歷死亡和恐慌,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直到故事完結的一刻,不論個人立場如何,必定會重新思考戰爭與暴力的意義。目前人類正身處多事之秋,戰火陰霾籠罩全球,戰爭已經不是歷史教科書的課題,而是部分人的每天生活,而這正是這不朽作品給予人類社會的時代意義。
1930年舊版本當年曾被德國納粹黨政府禁止上映,產生一連串風波,但現時這2022年上映的德語版,正在跨國串流影視平台熱播,並代表德國角逐奧斯卡外語片獎。也許這齣電影的出現,並不足以為人類社會帶來和平的希望,但亦可見縱使人類總是犯上同類的錯,歷史也絕不會以簡單的線性複製過往的錯誤軌道。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