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港候鳥趨減 稱濕地緩衝區不應縮應修復
【明報專訊】觀鳥會總監余日東稱,10多年前在港越冬的翹鼻麻鴨數以千計,近年幾乎絕[香港,去年僅錄一隻,引來大批觀鳥人士前往米埔,「感覺有點傷感」。他說近年后海灣保育工作好像不錯,但實際來港雀鳥數目持續減少,過去10多年每年來港越冬候鳥數目減少約一半。
面對港府研究為濕地保育區重新劃界,余日東認為后海灣「濕地保育區」(WCA)及「濕地緩衝區」(WBA)關係密不可分,認為后海灣無論是否核心範圍,都應加強保育,不但不應縮減現有緩衝區,更應修復緩衝區內荒廢及被破壞的濕地,以維持后海灣一帶的濕地完整及生物多樣性。
觀鳥會新出版的《香港及華南鳥類野外手冊》顯示,本港錄得的雀鳥數目佔華南七成,反映香港堪稱雀鳥天堂,余日東指出,近年有外來林鳥來港繁殖個案,顯示本港次生林成熟程度有增無減。
外來鳥扎根 顯港次生林成熟
余日東說,本港觀鳥人士1990年代到華南觀鳥,偶然發現黑眉擬啄木鳥,但1980年代沒有紀錄;2000年後廣東亦偶有紀錄,但香港沒有紀錄。直至2014年,余日東稱自己首次在本港大埔滘發現其蹤[,結合過去紀錄,估計該種鳥過去數十年間由西向東擴充其領域。直至今年,更有人發現黑眉擬啄木鳥在港築巢,余日東估計牠們很大機會已落地生根,變成留鳥,令香港增加多一種雀鳥,亦反映本港次生林愈來愈成熟。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