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報章批評7書 圖書館4日全下架 皆刊於國安法前 康文署:不時檢視書籍違法否
【明報專訊】《文匯報》上周六點名7本公共圖書館圖書,質疑內容包括針對內地、建制政黨、警察或國民教育等,書籍包括多本諷刺漫畫及笑話書集。本報發現,報道刊出4日後,圖書館昨已將被點名的圖書及同一系列共17書籍下架。記者以讀者身分查詢,有圖書館職員稱因涉事書籍「要處理、under review(覆檢)」,承認全港各圖書館「呢本書所有copy(冊)都會抽起」。
明報記者 林勵
涉事作者之一葛雋向本報稱,對著作下架不意外,但唏噓社會情况改變。他在港出生後3歲起於內地生活,1991年才移居香港,形容「內地當時難以創作,香港當時是自由世界,所以來香港後好像如魚得水、可以盡情發揮」。
康文署回覆查詢稱,公共圖書館會不時檢視及註銷不符合館藏發展的書籍,包括涉資料不實或內容可能違反香港法律規定的書籍。署方未正面回應是否送審,只說「我們會檢視有關書籍,以決定其是否適合繼續作為圖書館館藏」。
涵漫畫笑話書 陳雲舊書新序提「城邦」
被《文匯報》點名批評的書包括嶺大前學者陳雲《神州故國遊》、已停畫漫畫的白水《溫水劇場》系列,以及葛雋漫畫笑話書《爆笑教室》系列和小說《國民教育謀殺案》(見表),均在國安法生效前出版,其中陳雲的遊記更於1980年代初撰寫,但2017年再版新加序言,以「中國變成故國」為題,文中提及「但願香港將來城邦自治」。
葛雋不意外 嘆發帖也「自我審查」
本報記者周日到中央圖書館及搜尋圖書館網頁,當時7本書籍及同系列圖書仍在成人借閱圖書館或參考書架上,昨日已悉數下架,圖書館網頁則顯示「沒有符合的檢索結果」。3名作者的其他著作,部分則仍在架上。
葛雋形容,其著作過去列入圖書館藏不意外,因港一直奉行包容多元,目前社會情况確有改變。他說書籍以校園軼事為主題,但對圖書館下架有心理準備。已無再出書或投稿的他慨嘆,目前環境難創作,如今在社交媒體撰文也難免「自我審查」,「有時甚至寫好了,再想想後覺得還是不好,然後按掣刪除」。他對此不習慣,有時有些話不能說,有些思緒則只能留在心中。翻查資料,葛雋9月曾獲公共圖書館邀請以「寫好自己的人生故事」為題擔任講座嘉賓。
諮詢委員倡准作者上訴
公共圖書館目前無具體評論下架原因或數目,圖書館諮詢委員會成員崔日雄說,委員會過去無仔細討論下架情况,署方也不需向他們交代。他個人理解每本書都涉主觀及專業評審,圖書館或避免引伸更複雜爭拗,很難具體對外解釋每本書下架原因。他建議圖書館設上訴機制,例如讓作者提出再覆檢被下架的圖書並解釋,過程也不一定對外公開,相信可改善流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