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遭虐被收護照 嘆未列販運人口 團體促檢討機制 保安局:僅因「找到受害者少」捱批不公
【明報專訊】近日有僱主涉嫌虐打外傭判普通襲擊罪成緩刑。案中外傭向本報透露庭上未披露的案情,曾因出入境自由受限和被迫勞動向勞工處求助,處方經評估後未有將她歸納為販運人口個案處理,她對討回公道失去希望(I lost my hope to find the justice)。根據保安局數字,本港2015年底起落實識別販運人口受害人機制,近4萬次識別審核中共識別40名受害人(見表),今年截至6月更未錄得個案。有關注販運人口議題的組織稱,2017年至今接獲逾90宗相關求助,認為政府識別到的受害人數字低不代表本港無販運人口,反映本港針對打擊販運人口法例不全面,當局應思考相關機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明報記者 施晉宇
審核4萬個案識別40受害人
局方:2019年起擴大機制
今年中發生港人陷求職騙案遭禁錮在東南亞國家的「賣豬仔」案件,保安局至今收到40多宗求助個案,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對打擊販運人口機制的關注。保安局發言人稱,去年審核次數為2016年的3倍,即使過去兩年面對新冠疫情,依然堅持打擊販運人口,而販運人口受害人初步識別機制已於2019年底全面擴大,涵蓋警務處、入境處、海關和勞工處接觸到而較可能涉及販運人口風險者,包括非法入境者、性工作者、非法勞工、外傭及輸入勞工等。局方稱,即使在緊密審核工作下只有少數人被識別為販運人口受害人,僅僅因識別到的受害人少而質疑審核質素和詆譭審核程序,屬毫無理據和不公平。
勞工處稱,執法機關已就相關個案調查並提供協助,不論結果如何,處方會向外傭提供適切協助,如發現僱主違反《僱傭條例》會調查及檢控。
遭強迫勞動 扣糧拖糧
外傭Faith(化名)去年中由東南亞家鄉來港,她稱工作合約由中介公司職員簽署,職員當時稱自己只需在固定工時內處理家務。惟來港後被迫為兩名僱主按摩,每天下午和黃昏分別按摩兩小時和兩小時半,曾拒絕不果。Faith的護照被女僱主沒收,又被迫長時間工作,曾一天工作逾17小時,即使法定假期也被命令傍晚回家繼續工作,亦曾被扣糧和拖糧。
她憶述女僱主脾氣暴躁,去年聖誕節起女僱主不時用手虐打,甚至曾以鑊鏟施襲。當她忍受不了痛楚哭泣甚至產生自殺念頭想跳出窗戶,女主人卻侮辱稱「你只是奴隸(slave),而非家傭」。由於男僱主身患重症,女僱主未能耐心照顧,Faith認為自己有責任照顧男僱主,故一直啞忍。直至今年初,女僱主曾3天不能正常入睡,情緒異常波動,Faith心知不妙,遂錄下虐打過程,報警及到勞工處求助。
組織稱警循襲擊檢控
未能查人口販賣特質
本地反販運人口組織「希望枝子」項目經理黃筱媛歡迎法庭裁決,惟個案明顯有被人口販運特徵,包括被沒收護照而失去出入境自由,且有被虐待和強迫勞動,在本港未有專門針對人口販運的法例下,警方只能依循普通襲擊等現行法例檢控,未能就人口販運特質調查,相關判刑亦難以反映事件嚴重性;而勞工處只能按勞資糾紛程序處理,上述個案經初步審核後,在未交代原因下拒被歸納為人口販運,作為民間團體亦難以評估如何協助受害人跟進。
填勞處問卷不知用途 乏透明度
Faith稱當時在勞工處被要求填寫一份問卷(見表),惟當時職員未有告知用途,其後獲「希望枝子」告知曾經歷販運人口審查機制,而至今處方未有正式告知結果。黃筱媛認為事件反映審查機制透明度有待提高。
黃筱媛稱組織接獲懷疑販運人口個案後,會先為求助人安排起居飲食和醫療支援,待基本生活和心理狀態穩定,才會進一步尋求法律意見,並計劃日後生活,過程普遍需時3年以上。她促請相關部門仿效外國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的做法,進一步調查懷疑販運人口個案,並安排適當支援和延長求助人簽證,以保障求助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