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錦囊:「樹」立形象
【明報專訊】每棵樹都有獨特的形態,讓我們發揮想像力。作家秦牧眼中的樹木,令他聯想到各有性格的人物。至於南方樹木的代表,他選擇了榕樹。
■節錄
有一些樹木,由於具有獨特的狀貌和性質,我們很容易產生聯想,把它們人格化。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隱者,槐樹之類的大樹使人想起將軍。而這些老榕樹呢,它們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穩重而又飽歷滄桑的老人。它們那一把把在和風中安詳地飄拂的氣根,很使人想起小說裏「美髯公」之類的人物諢號。別小看這種樹的「鬍子」,它使榕樹成為地球上「樹木家族」中的巨無霸。動物中的大塊頭,是象和鯨;植物中的大塊頭又是誰呢?是槐樹、桉樹、栗樹、紅松之類麼?對!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長人或者胖子。但是如果各各以一株樹的母本連同它的一切附屬物的重量來計算,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樹能夠壓倒這種古怪的常綠喬木。榕樹那一把一把的氣根,一接觸到地面就又會變成一株株的樹幹,母樹連同子樹,蔓衍不休,獨木可以成林。
有些植物,羞澀地把它們的莖也生到地下去。但是,榕樹不僅讓它的根深入地下,也讓它們突現在地面;不僅突現在地面,還讓它的根懸掛在空中;甚至盤纏貼附在樹身上,使這些錯綜糾纏和變化萬千的樹根形成了老榕的古怪的衣裳。再沒有一種植物,把「根」的作用顯示於人類之前,像榕樹這樣的大膽和爽快的了。
——節錄自秦牧《榕樹的美髯》
■學一學
擬人法
文中,秦牧運用擬人法描寫榕樹等植物,根據樹木獨有的形狀、外貌和性質,賦予它人類才有的思想、性格、行為和姿態,令樹木的形象更立體及生動有趣。例如他稱槐樹、桉樹、栗樹、紅松作「植物中的大塊頭」,大塊頭指個子高大,體格強壯的人,原非形容植物,但作者卻以此形容高大的樹木,讓樹木形象更突出。
「有些植物,羞澀地把它們的莖也生到地下去」一句同樣用了擬人法,植物沒有思想和情感,不會感到羞澀,莖之所以生到地下去也只因其習性。作者運用擬人法,拉近植物與讀者的距離,使植物更有親切感。
■寫一寫
試挑一棵大樹,然後用比喻及擬人法描寫它吧!
■想一想
你認同秦牧對榕樹的描述嗎?為什麼?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5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