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倡加至40元 勞聯嘆低廠商會稱影響不大
【明報專訊】最低工資自2019年起凍結在時薪37.5元,據悉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加至40元,增幅約6.7%,料1.43萬名領取最低工資的打工仔明年5月時薪可加2.5元,共7.33萬名時薪低於40元的僱員可加人工。勞聯副主席譚金蓮對加幅非常失望,認為按綜援水平應加至時薪46元。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支持調整,稱很多僱員時薪高於40元,調整屬形式,對營商影響不算大。
7.33萬人時薪低於40元 1.43萬領最低工資
據悉,最低工資委員會達成共識,建議最低時薪由37.5元加至40元,倘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明年5月1日將生效,為期兩年。若以現時最低時薪37.5元、每月工作26天、每天9小時計算,月薪為8775元,時薪調整至40元後月薪將增至9360元,多出585元。
統計處資料顯示,至2021年5至6月,7.33萬人時薪低於40元,當中1.43萬人領取最低工資,若薪酬不變,他們明年將可加薪;而時薪低於45元的僱員則有29.45萬人。
最低工資暫累增34%
選定行業名義工資12年升59%
翻查資料,本港2011年實施最低工資時薪28元,現時為37.5元,累計升幅為33.9%;而由於28元最低工資水平按2009年數據訂立,2009年至去年所有選定行業主類的名義工資已上升59%,較前者多出約25個百分點。
訂立最低工資時建議定於20元以下的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昨向有線新聞表示,調高最低工資對本港企業和商界有很大負面影響,「過去兩年都沒有加,等於沒有人工加嗎?」
勞聯批政府只求交功課
譚金蓮表示,勞聯以綜援2人家庭金額9658元計算,最低工資應達46元,現時4年的累計加幅名義上可追趕通脹,但實際上基層生活質素降低。她對加幅非常失望,批評政府只求交功課,並滿足僱主「加少少」,「見4(字頭)勉強是底線,若要40幾(元),政府就需要落力爭取,不是看商界有沒有誠意」。她又說,工友昨天對加幅不滿,對張宇人的言論憤慨,「4年才加兩個幾」。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對加幅無奈及勉強接受,因僅僅追趕通脹,但亦會被通脹蠶食。他稱問題在於現有機制不健全,只防止工資過低,建議政府全面檢討,以生活工資作為最低工資機制,基本高於通脹、綜援、貧窮線水平,紓解在職貧窮問題。
史立德支持調整,稱加幅合理,現時營商環境雖不明朗,各方面成本不低,但勞工短缺,很多僱員時薪已高於40元,尤以餐飲業難請人,「(加至)40元形式上無可厚非」,對營商影響不算大。
勞僱會僱主代表郭振華表示,實施最低工資前有6.8%僱員處於最低工資水平,現時僅0.5%、不足2萬人,而洗碗和餐廳樓面等工種已加人工,明年不用再加,現階段生意不佳,料造成加薪的漣漪效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