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職安 申訴署查3政府部門 涉勞處、屋署、發展局 工權會盼有報告後「唔好又唔理」
【明報專訊】工業事故接連發生,其中安達臣道地盤塌天秤釀成3死6傷。申訴專員公署昨日宣布主動調查勞工處、屋宇署和發展局,審研政府對建造業職業安全及健康的監管,並會從五大方向調查,包括有關部門就建築地盤及小型裝修維修工程的巡查及執法、意外事故跟進、承建商註冊、規管及競投工務工程事宜等。工業傷亡權益會表示歡迎,呼籲業界及市民積極向署方表達意見,以助調查。
申訴專員公署引述勞工處資料指出,2021年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共錄23宗,是近5年新高;致命意外率為0.218,是所有行業(即0.043)的5倍,兩者均於各行業中排首位;同時建造業的每千名工人意外率為29.5,接近所有行業(即15.2)的兩倍。
今年首季1232工業意外 42%建造業
翻查勞工處最新資料,今年第一季(截至6月紀錄)職業傷亡有9092宗,較去年同期增41.4%,當中工業意外有1232宗,涉建造業個案有516宗,比率約42%。換言之,每10宗工業意外,至少4宗是來自建造業。
專員:雖修例增罰則 關鍵是預防
申訴專員趙慧賢稱,近年建造業工程項目屢有致命工業意外發生,形容一宗也嫌多;雖然政府正打算修例提升罰則,但更關鍵是做好預防工作,避免意外發生。她指會主動向勞工處、屋宇署和發展局調查,包括有關部門就建築地盤及小型裝修維修工程的巡查及執法、對註冊安全審核員及註冊安全主任監管意外事故的跟進、宣傳教育和承建商註冊、規管及競投工務工程事宜。
職安健相關法例由3個政府部門執行,勞工處會巡查地盤及執法,遏止不安全操作;若承建商違反職安健法例被定罪,屋宇署可按《建築物條例》,拒絕其註冊申請或對其紀律處分;曾發生嚴重事故或違反工地安全法例的承建商,發展局則可按《承建商管理手冊》,暫停其競投政府工程,甚或剔出認可名冊。趙稱市民如就上述課題有資料或意見,可於10月31日或之前去信署方。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政府有責任監督,惟部門往往對工業傷亡意外問題敷衍塞責,「推畀大判、二判,好少會自己上身」,冀調查結果起到作用,部門需正視及積極採用,「(報告)出到嚟唔好又唔理,或者求其處理就算」。她呼籲市民積極表達意見,好讓調查結果更為全面,反映實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