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之國」催生非主流「泰式民主」
泰國首相巴育周三被憲法法院暫停職務,他的任期爭議與泰國政治傳統之一「軍事政變」息息相關,亦可能為下一波政治動盪埋下伏線。
巴育之上台可謂「繼承」泰國的政變文化。本來擔任泰國陸軍總司令的巴育原本2014年9月退休,但當年5月22日軍方發動政變,軍政府取代了原來的文人政府,巴育作為軍政府首腦實際掌控了泰國。
泰國1932年起實施君主立憲制至今,已經舉行了26次全國眾議院選舉,有29個首相,但是泰國軍方也發動了20多次政變,是全世界政變次數最多的國家,堪稱「政變之國」。政變原因有軍方將領彼此不服,也有不同政黨、陣營對峙引發民怨,軍方在「人民期盼」下發動政變以「恢復秩序與和平」。一次又一次的政變,形成有別於傳統西方民主的「泰式民主」。
泰國憲法限制國王的政治實權,但是前泰王普密蓬在位70年間,泰國發生無數次軍事政變、憲法修改及總理異動等政治危機,普密蓬曾多次出面調解,一錘定音,成為國家團結的精神象徵。普密蓬唯一沒有介入調停的一次,是對2006年時任首相他信在國會面對領導危機時置若罔聞,甚至默許軍方於他信赴美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之際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權。
普密蓬2016年駕崩,王儲哇集拉隆功繼位。曾有專家認為,哇集拉隆功聲望遠遜普密蓬,一旦泰國再爆發政爭,他恐難做到父親調解政治紛爭的「終極仲裁者」角色。
2014政變後,泰國進入了軍政府專制時期,到2019年去年泰國實施了5年軍政府專制統治後首次國會選舉,但選舉結果又引發爭議,也成為翌年由學生主導的反政府、反王權示威浪潮原因之一。當時示威者提出的訴求除了限制王權、制定新憲法,還有就是要求巴育下台,停止軍人干政等。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