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大增逾半營收未復常 1/6小商業考慮永久關門
【明報專訊】有研究報告發現,受疫情打擊最大的加國小商業,超過一半經營收入依然低於疫情前正常水平,更有1/6小商業主考慮永久關門。
卡雷爾(Toby Sue Carrel)在2021年6月開了一間藝術學校,原以為疫情最糟糕時刻已經過去,抓住了疫後培訓學校復蘇的機會,可沒想到今年初爆發的Omicron疫情更加嚴厲,她的經營收入比2021年大跌50%。現在雖然疫情減弱,但高通脹使得她的經營成本大增,愈來愈難以為繼。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CFIB)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超過一半小商業的經營收入依然低於疫情前正常水平,超過60%小商業沒有償還疫情期間積累的債務,平均每個小商業背負債務15.8萬元,有1/6小商業主考慮永久關門。
多倫多華埠商業促進區主席雷普信說:「隨着天氣變暖,唐人街的商業正在緩慢恢復,消費者以本地人為主,遊客只有少部分回來。要知道旅遊業是帶動唐人街商業繁榮的主要力量。我預測如未來疫情不出現反覆,3個月後唐人街經濟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反之可能要等到明年夏天了。為了促進商業盡快復蘇,我們將在8月20和21日兩天恢復一年一度的唐人街文化美食節。」
多倫多華商會主席Teresa Che說:「從政府解除防疫限制至今,華人商業正逐漸恢復,但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以華人餐館業為例,少數餐館生意繁榮,大部分艱難維持。比如士嘉堡區的一些華人大酒樓,顧客盈門,但一些中小餐館生意寥寥,平時沒幾個客人。大部分餐館面臨問題依然是勞工短缺,特別是廚師流失嚴重,還有就是通貨膨脹導致的經營成本上升,過去有政府補貼支撐,現在沒有了經營更加艱難。」
「比較餐館業,其他商戶更加困難,在一間商場內,我看到許多商舖貼出停業轉租的廣告。我想華人商業要完全恢復到疫前水平有很長路要走,我們商會正積極想辦法幫助他們。」
零售業分析師溫德爾(Bruce Winder)說,「疫情期間小商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大型商店賣場被允許經營,而小商業大部分時間處於關門狀態,並積累了大量債務,現今恢復非常艱難。」
3月份318家小商業申請破產
按照破產監管辦公室統計,今年3月破產小商業數量創近兩年新高,有318家小商業申請破產,而CFIB指實際數字比這個高,因為有許多小商業雖然沒有宣布破產,卻處於停止經營狀態。
加拿大餐館協會副主席賴列特(James Rilett)說,當前餐館業面臨生意額沒有完全恢復而經營成本大幅增加的雙重壓力,許多餐館背負的借貸壓力更使他們舉步維艱。
CFIB今年6月一份調查發現,在2275個受訪小商業中,40%沒有還清疫情期間積累的債務,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一個穩定足夠的收入用以償債。」
勞動力短缺是導致餐館業復蘇艱難的另一重要因素,賴列特指出許多餐館因為人手不足被迫減少營業時間甚至短期關門。CFIB調查大約52%小型創業公司報告招不到技術勞動力,39%表示缺少非技術或半技術工人。
CFIB報告正要求聯邦政府免除加拿大應急商業戶口(CEBA)最少50%的還貸,現行要求是如果在2023年12月31日前如期還貸,可免除33%還貸即最多2萬元。
CFIB研究部副主席首席經濟師高德里特(Simon Gaudreault)說:「考慮到當前高通脹和供應鏈緊張,政府應該保護小商業的經營成本在可負擔狀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