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廣深都市圈規劃「縮水」非重劃 當局:文件列需重點協調空間 非取代十四五
【明報專訊】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發布一份《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其中關於經濟「領頭羊」的廣州及深圳兩大都市圈輻射範圍較《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大為「縮水」,從原本跨越粵東、粵西與粵北,縮至鄰近城市,引發外界關注。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澄清,文件提出的是各都市圈內需重點協調的空間,並非重新劃定五大都市圈覆蓋範圍,「縮水」是誤讀。有專家指出,都市圈真正形成是由城際交通等基建決定,而整個大灣區最終會成為一個巨型都市圈。明報記者 林迎
原橫跨粵東西北 縮至鄰近城市
據去年4月公布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廣州都市圈範圍除了廣州、佛山,亦包括肇慶、清遠、雲浮、韶關的市區部分(見圖),深圳都市圈除了覆蓋東莞及惠州,亦去到河源與汕尾。規劃中列明,核心城市要起輻射帶動作用,周邊城市要承接核心城市的功能轉移、產業外溢等。日前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的《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雲浮、韶關沒列入廣州都市圈,河源也不在深圳都市圈,汕尾則只剩深汕合作區部分。此外,珠江西岸都市圈剔除陽江,汕潮揭都市圈踢走梅州,只有湛茂都市圈維持不變。
都市圈範圍事關規劃發展
指引文件一出,輿論即熱議都市圈「縮水」。事實上,都市圈範圍之所以重要,因為事涉交通基建規劃、社會公共服務延伸和產業政策協調。以廣州都市圈為例,在圈內要構建「1小時通勤圈」,以廣州南出發的高鐵計算,24分鐘可到清遠、36分鐘可到肇慶,但雲浮、韶關高鐵車程都需1小時左右,難言「通勤」。而深圳都市圈則在探索由東莞、惠州提供土地、深圳提供技術和人才的方式,解決部分區域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短缺問題,這亦只適宜相鄰城市共建,而難延伸到百多公里外的河源。雲浮、河源等較偏遠城市被剔出都市圈,意味蚚屭禸「跟隨」大城市一起發展的經濟紅利。
不過,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隨後回應表示,指引文件目的是指導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出都市圈內需要重點協調的空間範圍,而非重新劃定都市圈範圍,因此不存在都市圈「縮水」之說。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洋解釋,國土空間規劃是為協調國土空間在開發、利用和保護中遇到的一些特定問題,例如劃定生態保護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並非取代了廣東省十四五規劃。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袁奇峰對本報表示,都市圈規劃的原意是想經濟高度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帶動周邊,但都市圈真正形成並不靠一紙規劃決定,例如湛江和茂名多年來平行發展,難言融為一體;而珠江西岸都市圈的珠海、中山、江門,都更想與廣州、深圳合作而非自己「抱團」。他相信,隨茷偵琤瘜q基建進步,壓縮時空距離,將來整個大灣區會成為一個巨型的都市圈。
專家:都市圈非一紙規劃決定
他又指出,有些規劃文件出現同一件事不同表述不足為奇,「因為是不同部門的人、在不同領導的時期做的」,從2008年的《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到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啟動,到今年廣東省黨代會提出的「黃金內灣」,主旨都是提倡「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