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地源自勞改營 待遇較監獄更惡劣
俄羅斯法庭周四判處美國女子職籃球星布蘭妮加利娜到流放地(penal colony)服刑,美國傳媒指流放地對待囚犯較監獄更惡劣,獄警會恐嚇囚犯,囚犯有時會被迫工作每日長達16小時。
流放地是從蘇聯時代勞改營演變而來,現散落在西伯利亞不同地方,很多都設在兵營中,雖對待囚犯方式有所改善,但仍被指有殘暴、擁擠和環境惡劣情况。俄羅斯反政府樂隊Pussy Riot有成員在2012年指,她曾服刑的流放地沒熱水、保暖衣物或藥物,生病的人或會就此死去。俄國最大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去年被指違反2014年貪污罪成的緩刑條件,判囚兩年半,就被送到流放地服刑。去年他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訪問時,指獄中日程包括每日5段看電視的時段,囚犯會被強迫觀看國家電視台和宣傳影片。
曾服刑者稱會受虐待 逼看宣傳片
曾在流放地服刑18個月的俄國社運人士科托夫(Konstantin Kotov)去年向美聯社稱,流放地的獄警會因為一些小事,如沒向警官打招呼而恐嚇囚犯,獄方更會藉此剝奪囚犯假釋機會。有被囚者指囚犯會被要求站立7至8小時,坐直身子、雙腳併攏,雙臂放在膝上而不能有任何動作,就算是搔鼻子都要取得那些負責向獄警報告囚犯行為的在囚者的許可。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凱南研究所的俄羅斯研究專家波梅蘭茲(William Pomeranz)稱,流放地很多都在西伯利亞與世隔絕的地方,在那裏她不認識任何人,外人亦難以探訪,而且環境亦可能很嚴苛,若她真的被送到當地,會對她的精神狀態帶來巨大考驗。
(紐約時報/新聞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