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改造規格不高 私有產權難解
【明報專訊】今次上下九活化項目全由荔灣區政府出錢投資,而鄰近的永慶坊則採用BOT(由私營企業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並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模式,北京路整治亦是主要由社會出資,但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稱,上下九改造比北京路困難更大,因規格不夠,難吸引民間資本,而且街內產權以私有為主,又涉及大量歷史建築,難以隨便拆卸打通,造成商業空間不足。
2018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視察永慶坊;同年北京路被列作全國首批被納入改造提升試點的步行街,由商務部長鍾山督辦,廣東省亦高度重視,時任市長溫國輝任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聯席會議總召集人。但上下九沒有這些待遇,全由荔灣區政府牽頭,資金來源為區政府的財政支出及政府專項債券。
歷史建築八成面積屬私人
而且項目可行性報告也提到產權問題,區內房屋產權複雜,歷史建築中私人樓宇面積高達八成,部分更無產權人資料,故改造難度甚大。按照規劃設想,上下九改造是要將部分建築打通以騰出更多空間引入新店新品牌,預算中亦預留約2000萬元人民幣用以收購私樓。
文件中亦稱,上下九附近社區住有約7萬人,多為70至80歲老人,今年2至3月曾以問卷調查諮詢,顯示居民多數支持改造,但認為需要改造的是生活設施,包括清理雜亂管線、修補路面、增加照明及垃圾站等。政府亦考慮到居民需求,撥出部分發展面積設立日間中心、長者食堂等。如按規劃設想,附近街巷可引進特色民宿,那麼社區設施也必然要升級,包括停車場、充電樁等,亦是一筆不小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