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04
    星期五

陋巷日常:浮沙談

[2022.03.04] 發表
浮沙上的計劃也是計劃,如同黑暗中打開燈泡,用不同的亮度,面對生活。(賴恩慈攝)

【明報專訊】在這樣冷峻與灰濛的日子,憂慮着明天時鐘的秒針能否繼續運行,如果我們此刻談一場人生計劃,是否只是浮沙上的屋子?但浮沙上的屋子都是屋子,那天晚上他這樣告訴我。

我始終沒有正式看到他的樣貌,那天黃昏,我趕往一個朋友的暖屋派對,踏進他整潔的車廂時,腦中還一直纏繞着廁所漏水的事情,然後他很自然地打開了對話。從屯門到九龍灣的一段車程,天色從光到暗,下車的時候已經全黑了,我好像以快鏡的速度走訪了他的人生。

這名年輕的司機,本來是外展社工,晚上到社區幫助青少年。在前兩年因為種種原因退下職務,留在家中照顧剛出生的孩子。現在重新開始工作,他說當的士司機讓他重拾一種自由的感覺,他全租了兩更,喜歡什麼時候開車就開車,方便照顧家庭,又有自己的時間。他高興地告許我,他的太太還是社工,在屯門一所學校工作,之前更在屯門生活。我隨着他的說話想像兩個年輕的社工,他們在課室裏熱烈地討論功課,然後晚上肩碰肩鑽進香港的大街小巷。他們原本的生活應該是這樣。

天色逐漸轉暗,路有點塞,他轉問我一些移民的事情、不同國家的要求,我把身邊朋友的經驗與他分享,他說要計劃將來的生活,語氣聽不到傷感,好像總會有一些好事在轉角等着他。下車前,我問他會再做社工嗎?他帶點猶疑說「或者會」。我在一處較僻靜的地方下了車,自己其實也不太清楚地點。站在冷清的大排檔前等待朋友來接我,感到香港的夜晚變得很陌生。當我與朋友聯絡上後,我發現他的的士還停在那裏,直至過了大概五分鐘才離開,我想他是要肯定我沒有找錯地方才奔往下一站。我看着他的車駛過沒有生氣的街道,他自己可能不知道,其實他還是一個外展社工,照顧在黑暗裏摸索的人,的士司機只是外貌而已。

那個晚上,朋友給我們看他新居的木書櫃,那些他收藏多年的書,終於能走進幸福與優雅的家,一種對新生活的期盼。在深夜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到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點點人生計劃,小如今天要聽什麼音樂、看什麼書;大如搬新居、找新工,甚至是離開一個地方。那名年輕的司機大概就是活在這種不斷的期盼中,讓浮沙般的日子也感到實在。

◆黃淑嫻: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賴恩慈:電影及劇場編導、演員

文:黃淑嫻

圖及圖說:賴恩慈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61期]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借物喻人 託物寄情——林清玄〈紅心番薯〉
【明報專訊】〈紅心番薯〉藉記敘與番薯相關的往事,刻劃父親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同時抒發遠離昔日憂患歲月的這一代人失去泥土的悲哀。文中描寫番薯對父... 詳情
潮看文史:致(zi3)  仕(si6)
【明報專訊】有着平行時空的這城,住着因封區被炒的百姓,以及不少「在家工作」而不太需工作的人;有個斷居民糧就呼籲見諒,但要人看自己情緒的特首;... 詳情
範文天空:王維與《山居秋暝》
【明報專訊】【王維】(701 - 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詩佛、王右丞。 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他的山水田園詩最為後世...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教育重視生涯規劃、愉快學習與創意思維,這跟古人講的「和易以思」,可謂若合符節。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 詳情
時事中文:世代更替 志向大不同
【明報專訊】「我的志願」是跨越年代的寫作命題,在爸媽一輩可能是教師、飛機師、醫生……新一代更新增了YouTuber、網紅等新興的職業。同時因...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