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 出身草根力護基層生 敢向「懶教師」說不 13年革走10多人
【明報專訊】校長退休了系列前言:多名中學校長今學年結束後退休,本報訪問數名退休校長,回顧他們在教育界的寶貴經驗。
「校長,我們永遠忘不了您的恩情」、「你真是我的男神」……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退休在即,眾學生送他心意卡,字裏行間滿載快樂回憶,盡是感激與不捨。校長的用心良苦,不僅在於13年來與學生午飯逾1300次、資助基層學生去大量境外交流拓眼界,更是他敢於提出革除不稱職的教員,為此多次對薄公堂。麥耀光記得當年初出矛蘆當教師,親見人事不公,又知有教師「hea做」等退休,對學生學習置之不理,甚至將收回的功課丟進垃圾袋了事。昔日所見的不公義,令他成為校長後,挺身處理人事問題,去蕪存菁經營團隊。
明報記者 魏綺婷
半工讀考4次高考 深明「自卑」
麥耀光自言出生草根,父做「咕喱」(苦力)、母做清潔。他1980年考舊制高考,笑稱當年掛住暗戀女生,無心向學,最後愛情失意又失落高考。此後3年他半工讀,做工廠、倉務等勞力工作,一肩扛上數包大米、數盤24罐汽水是等閒,扛得手指麻痹也咬緊牙關。他為免雙親擔心,向他們說自己做補習,其實限自己日花1元,盡可能儲多點錢給兩老。
「那時我很自卑。」他說當時自卑得重讀時不敢在原區圖書館溫書,怕遇到熟人尷尬,寧可坐車去灣仔,「你知唔知要塞幾耐車啊?當年有句『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那時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失敗者。
考第4次高考,麥耀光終獲浸會學院(浸大前身)取錄,讀社會學,畢業後考慮到要養家,見教師人工高,遂投身教育界,1986年起在威靈頓英文中學(已停辦)教英文,9年光陰,他形容「與學生玩得好開心,開心得連星期六日也回校見學生」。教學上,他笑稱自己英文差卻偏偏教英文,初時連sign(簽名)、sigh (嘆氣)也不分,但既然決心當教師,便積極進修,創立一套以故事貫穿教英語文法的方法,加上其風趣演繹,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麥耀光輾轉於2008年成為廠商會中學校長。當時正值學校低潮,收生不足、管理層鬧醜聞,學校屬弱勢的「band 3」。他過去嘗過苦頭,切身明白該如何幫這些學生,於是整合學校資源,集中投放學生身上,他形容教育其實要「back to basic」(反璞歸真)。
體會窮苦 親買皮帶白襪送家貧學生
麥耀光窮過,知道基層學生的困難,遂資助他們參加大量遊學團及課外活動,又讓學生午飯時幫忙維持低年級秩序,獲取免費飯盒省錢。他又見過學生校服不整,沒有皮帶和白襪,沒有罰他們之餘,自己默默去深水埗買了50條皮帶回校送贈學生,又批准他們穿其他顏色的襪。他也知道讀書不是易事,遂聘請兼職大學生以小組教學生,任內的校園增設多個特別室,包括健身教育室、家政室、科研中心、智能教室等。
革走教師艱難 屢被投訴對簿公堂
麥耀光亦勇於做一件教育界不常見的事,「(我)覺得他做老師是害了學生的人,我一定會『處理』」,多年來經其手「處理」達10多人。他解釋,津貼學校如鐵飯碗,少數教師「hea做」、誤人子弟、等退休,卻又絕少被解僱,對此麥耀光不姑息,按程序向涉事教師發口頭、書面警告,最終無改善便要由校董會出手解僱。「老師不服氣,便去勞工處告無理解僱……勞資審裁處、平機會、私隱專員公署各層面的案件,我都經歷過。」2015年,一名前教師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826萬元遣散費。
學生送別:校長是辛勤的園丁
學生給麥耀光的臨別說話,還有這句「我明白校長是一位辛勤的園丁,無微不至地培養着我們這棵小樹苗」。麥耀光深耕細作,無非想這群如他昔日一樣自卑、出身基層的學生覓到方向,成就大小不重要,也非別人賦予價值,而是「自己臨到老也覺得人生是有意義,幾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