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改選制增「安全」 愛國者未必有管治能力 湯家驊:忠誠廢物論刻薄但道理正確
【明報專訊】行會成員湯家驊和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均表示,即使改變香港選舉制度,提高「安全系數」,亦未必能保障施政暢順或改善管治。張炳良稱,愛國者未必有管治能力;湯家驊形容,選舉委員會增加職權後成為一個「超級政治監察機構」,故人選上的要求可能有不同,一方面要確保選舉「安全」,另一方面亦要改善施政。他亦擔心未來一段短時間內要尋找數百名有能力的人才進入選委會,有一定困難。
指選委會鬆散 張:愛國都有不同利益考慮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批評,「在選委會界別出來的人管治能力、質素都奇差,特首林鄭月娥就是表表者」。他強調,如果政治架構的組成能回應市民聲音,即使未必施政暢順,民怨也會減少。
選委會日後除提名和選舉特首外,亦會提名立法會議員和產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現為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的張炳良昨在商台《星期六問責》表示,從歷史角度看,選委會在回歸初期也選出立法會議員作過渡安排,之後繼續提名和選舉特首,但他質疑從過去操作,看不到將來大部分議員由選委會產生能如何改善政府施政,令施政更暢順。 他形容選委會本身「好鬆散」,雖然愛國,但都有不同利益考慮,未必對每項政府政策都認同。
稱選委會本質徹底變 今成人才庫
湯:料泛民怕鄙視不加入 身受其害
在同一節目中,湯家驊說內地學者田飛龍提出的「忠誠廢物論」,雖然用詞較刻薄,但道理正確 。他說今次選舉制度改動徹底改變選委會的本質,以往不太重視其政治能力,但現時它不止支撐大部分議會的組成,且將監察選舉的參選人,成為「超級政治監察機構」,也是人才庫。
他預期只會有建制派進入此「人才庫」,他難以想像會有泛民加入,因泛民一向對加入政府或管治架構有抗拒和鄙視,相關者會被標籤為共產黨支持者,例如他自己就「身受其害」。他認為民主派不應就「不愛國」對號入座,將自己摒棄在管治架構外,不是從政者應有想法。
張炳良稱,將來立法會選舉,能夠入閘的人都是愛國者,將不會像以往般是非愛國者與愛國者問題,屆時建制派將有一定壓力,認為要面對競爭,要看參選者如何定位,有何特點吸引過往一些可能支持民主派的選民。
羅健熙:京官明言剔除某些人
是政府摒棄民主派
羅健熙回應稱,「我愛國過其他人」,反駁湯家驊的說法是打稻草人,是否愛國的定義是在中央手上,而京官已明言改革選舉制度是剔除某些人,是政府摒棄民主派。他稱自己仍是區議員和某些諮詢架構的成員,並不如湯所說。
黃國健:入資格審查委員會要預了犧牲
另外,行會成員黃國健在港台表示,資格審查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有公信力,也要有承擔力,「委員會會得罪人,有可能將來會被人制裁,將來有好多事不方便,入得委員會要預了犧牲」。